第二百九十八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5页)

……

初次受挫,还被打击了士气,白文选回去后,难免心情郁闷,关键是还要被张献忠留下监军的谋士刁难。

当天晚上,潘独骜得知了通远门外发生的情况后,还不忘陪着笑脸到白文选这儿来旁敲侧击,打探风声。

白文选当然知道,这是对方来试探自己有没有背叛八大王的可能性。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挑对方愿意听的说,还表示自己后续一定会在通远门附近部署重兵,层层设防,就算朱树人打造完了重型攻城武器,一样无法攻破如此险要的地形。

然而,潘独骜内心已经扎下了一根刺,白文选越是说得大包大揽,他越是担心,于是又吹毛求疵问道:

“右都督,这只有通远门和城西这边要严防么?嘉陵江水如今也不宽深了,城北足有十里地呢,官军处处都有可能渡江,要不要也严加提防?”

白文选很想顺着对方的话说,但他还是有军事常识的,不能昧着良心,就显摆了一句:“嘉陵江腊月水浅流缓不假,可露出来的江底乱石嶙峋,官军从这儿偷袭,如何行车?连云梯都上不来,潘军师您就放心吧。”

潘独骜却狐疑道:“诸葛用兵唯谨慎,如今敌强我弱,关键就是不能留下漏洞,既然嘉陵江能渡,就该严密设防,右都督不会心存……侥幸了吧。”

潘独骜原本想说的是“三心二意”,但他也不傻,知道这个词说出来,要是白文选真三心二意的话,他也讨不了好果子吃。

所以,还是说心存侥幸吧。

白文选跟他也是互相忌惮。他被张献忠留下在此带兵,但张献忠也不傻,既然会想到留个军师监军,当然也会把白文选的亲友都带在身边,而且白文选曾经是李定国的部将,他也要顾虑牵连故旧。

自从在重庆屠城之后,张献忠被孙可望激烈劝谏,他就越来越疑神疑鬼了,总觉得身边的人不可靠。毕竟要是孙可望和李定国他都怀疑,那他还能信任谁?

所以,此时此刻白文选被敲打,也只好暂时先依着潘独骜,选择重新调整部署,把本就不多的兵力,跟撒胡椒面一样,同等加强西面和北面。

第二天,官军没有来攻城,只是骂阵和火力准备,应该是还在打造器械。

但是到了第三天凌晨,情况终于出现了一些变化。

大约寅时末刻的时候,嘉陵江江面上悄咪咪来了几十艘中型的运兵船,每艘下来近百人,一共有数千士卒。

城头守军只靠火把照明,当然看不到远处,所以一直到江面上的船只放下了大部分士卒、列队准备偷袭时,城头还一无所知。

最后,还是登陆的官军扛着飞梯开始冲杀,而江面上的战船也开始用佛郎机和火枪火力支援,城头守军才反应过来,赶紧组织抵抗,双方进行了一番短促而血腥的厮杀。

可惜,因为缺乏攻城武器,加上官军的佛郎机炮从嘉陵江残存的航道上,射程不足以轰到城墙。血战了大半个更次之后,官军还是果断退走了。

守军小胜一阵,顿时欢呼雀跃。

一直戒备到天明,守军才看到嘉陵江口处,有好几条被撞破了船底的触礁战船,看样子似乎比昨晚官军深入嘉陵江偷袭的运兵船还大一些,也正因为太大,航道水浅开不进来,才触礁损坏,被临时放弃了。

船上的士兵,显然是被其他中小型战船接应救走了。

看到这一幕,守军愈发欢欣鼓舞,北城的将士,都生出了些轻敌之心。

得知了黎明时分北城的战斗后,天亮白文选和潘独骜也都第一时间赶到了这儿查看情况。

然而,对于战局的解读,两人显然又出现了分歧。

潘独骜羽扇纶巾,轻摇着扇子,在那儿谈笑风生,表示要不是自己“诸葛一生唯谨慎”,提醒白文选城北也要重点防守,昨晚怕不是就被官军偷袭得手了!以后右都督可要多多聆听他这位再世诸葛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