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4/4页)

这天,朱常淓正在抚琴,贴身宦官忽然冲进来报信:“殿下,陛下有旨,传旨使者已经到合肥了,老奴帮您收拾收拾准备接旨吧。”

朱常淓一惊:“旨意?给孤的?孤一介闲人,能有什么旨意是给孤的?”

他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作为闲人废人的藩王,最不愿意的就是接到皇帝旨意,巴不得一辈子皇帝都别来找他。毕竟他们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朱常淓忐忑地收拾好,天使也已经抵达了临时王府,朱常淓恭恭敬敬出去迎接。

来的宦官却是满面堆笑,走流程宣读了旨意,然后把卷轴递给朱常淓,陪着笑脸道贺:“恭喜殿下获此殊荣,能被陛下特旨选中,代天谒陵。寻常若非陛下亲祭,或是宗正令代表宗室祭祀,寻常藩王岂能轻入凤阳祭祖。

这都是殿下仁孝著于宗室,当有此荣。我大明虽早有设宗正令、左右宗正之职,然万历以来,宗室人丁单薄。最近几年,更是有秦楚周诸王或遇害,或绝嗣,宗正各职多有出缺。陛下这次,也是破例额外加恩,殿下可要好好表现。”

朱常淓听完前因后果,这才松了口气,同时也是觉得颇为荣耀,连忙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干。

不就是代表崇祯去凤阳祖坟扫墓,哭一下祖宗么,这活儿绝对干得好,到时候一定把潞王府上最名贵的香料、祭器都拿去,请祖宗享用。

这里必须说句题外话:明朝跟清朝,都是有宗正府/宗人府之类的机构的,无非清朝的时候每代皇帝都会另选宗室担任,而明朝很多宗正系统的职务,是朱元璋的时候就定死了。

比如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封他二儿子秦王朱樉当宗正令,秦王这一脉就永远保留了这个荣誉头衔。虽然后来跟皇帝之间血缘隔的代数远了之后,新秦王实际上是不管事的,宗室事务具体工作,都有其他低级官员代行他们的权力处理。

同理,早在朱元璋时,晋王,燕王,周王,楚王也都有左右宗正的头衔。其中燕王一脉随着朱棣篡位,都当了皇帝了,自然也不需要头衔。这些职位两百多年也没人去动,只是些象征性的意义,具体做事就另封低级官员。

但到了崇祯时,情况却复杂了起来,因为两百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了,终于有流贼开始把那些几百年没人动的、挂着宗正头衔的老牌藩王,给彻底杀绝种了。

去年从开封逃出来的周王,已经病故,好歹还留了个孙子,而秦王府全府上下,已经被李自成杀光了,其他还有几个开国王也是这样的情况,就腾出了很多位置。

这次崇祯需要潞王叔帮他烧五百片张献忠腌肉给祖宗,也要体面,就顺便把腾出来的位置也给一点,无形之中也算提升了潞王在诸王当中的尊贵程度。

现在的朱常淓,就是大明的“宗室事务负责人”,还是能代表皇帝处理祖宗祭祀事务的。

同在合肥的小福王朱由崧,在短短两天之后,听说潞王叔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北上凤阳,代皇帝扫祖坟时,也是眼红不已。

明明他的血统比潞王叔更近,为什么不让他代表皇帝去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