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次序之争(第2/3页)

“不见得,你们或许不知道,刘学士跟杨阁老关系不睦,听说石学士和丰学士二人更有机会。”

人们私下议论,或许都不能算是小范围内传播,简直是在公开场合扯圈子讨论,连一向不参与这种事情的朱浩都能听到他们说什么。

翰林们所说的石学士自然就是石珤,而丰学士则是丰熙。

丰熙虽然在翰林院中才名卓著,属于北派文人的代表性人物,但他始终声望不足,容易被人利用,历史上丰熙参与了左顺门事件,后被罚戍福建镇海卫,本来是有机会入阁的大才,最后落了个罪死戍所的凄惨下场。

可以说,嘉靖初年的政治派系斗争异常严重。

嘉靖三年时朱厚熜的爆发,可以说就是这几年小皇帝所受欺压的一种宣泄,到时谁撞到枪口上,都是看不清楚局势、自以为行的是忠义之举的结果。很多人没有冲出来当那出头鸟,反而平稳过度,后来取得了较高的官职。

孰是孰非,难有公论。

朱厚熜为他老爹老娘争取名分,在杨廷和为首的儒官看来不可接受,甚至违背了祖宗章法,认为其违背儒家大义。

可问题是……

皇帝为生父、生母争取名分,不也符合儒家至孝?

一切就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辩证……

张璁等人的大礼议能招揽很多人投效,不是因为张璁代表了新皇,而是“继统不继嗣”本身也符合儒家理论。

朱浩将之总结为:

现在谁替杨廷和出头,谁就能得到士人的称颂,短时间内加官进爵;

而将来某一天,随着杨廷和引退,那些替其出头之人,却要面临被皇帝清算和惩罚的下场,不得好死……

或许正因此如此,翰林院中下层混日子的官员看出来了,就算刘春声望最盛,本来按照规矩他入阁乃众望所归,却在排次上落后于石珤和丰熙。

……

……

朱浩回了一趟家。

也是朱娘说起,很久没见到儿媳妇,朱浩便带着孙岚,装作和睦夫妻的样子,一起回去拜见老母亲。

朱娘很高兴,拉着儿媳妇的手问东问西,孙岚却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因为朱娘的问题,有大半她都不知答案,有些隐约知晓,也不能说……这就显得她很腼腆,在婆婆面前总是沉默不语,倒也颇讨喜,至少在朱娘和李姨娘看来,这不是个喜欢生事的主。

人家是大家闺秀,总比军户出身的朱浩强多了。

“小浩,这是你高攀了啊……好好对人家。”

朱娘送儿子、儿媳离开时,特别把朱浩叫到身边,单独交待了两句。

朱浩带孙岚回到名义上的府宅后,直接道:“晚上在家里过夜吗?若是不想在此,可以直接让人把你送去女学那边。”

就算朱浩跟孙岚不在一起住,也知道孙岚现在多半时候都住在娄素珍那儿。

好姐妹最近关系增进不少。

这一段时间朱浩没跟娄素珍深谈过,不知姐妹俩到底交流过什么,娄素珍也没打算把一些情况告知朱浩这个少主人。

“不……不用了……”

孙岚嗫嚅道。

朱浩点点头:“令尊先前跟我说,孙家人现在已迁居京师,你母亲来了,我不知那是你的生母还是……呵呵,说起来我对你的家事,不太了解,回头我们找个时间好好聊聊。”

朱浩真不太关心孙交的家事。

孙交晚年得子,历史上并无记录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浩问别人也问不出个结果,在孙交面前自然不好直说。

跟孙岚不太熟,远未到聊这种话题的时候。

孙岚只是点头。

显然孙岚很在意家人。

跟着父亲到京城才一年时间就嫁了人,家人多在家乡得知消息,只有兄长参加了她的婚礼,当时在孙府所办宴席非常敷衍,孙交的朋友基本都没赴会,场面极为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