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望梅止渴(第2/3页)

“其实……我想去宣府走一趟。”

公孙衣突然面带期待之色说道。

朱浩有些好奇:“你……想去见唐先生?”

公孙衣忙不迭点头:“嗯。内子说,唐先生现在有了身份和地位,或能帮我一下,在朝中谋个官缺,我想去……投奔他,哪怕是做个幕僚也行,若是能当个随军的长史……那就更好了。”

朱浩眯眼打量公孙衣,对这样目光短浅之徒有点鄙夷。

不过人往高处走,也不能说对方怎样。

从他认识公孙衣开始,就知道这是个小门小户出身,一心为振兴家业着想,是那种特别抠门善于算计之人。

现在唐寅当了宣大总督,对一般人来说,那是风光无限。

整个兴王府体系,除了那些太监和护卫外,就属唐寅混得好,而且唐寅跟公孙衣一样都是举人,那公孙衣肯定想前去巴结一下,以此混个铁饭碗。

可问题是……

你公孙凤元莫非脑袋缺根弦?

不知道唐寅的功勋和官职是谁帮他获得的?你只知道去捧唐寅的臭脚,不知道好好巴结一下我?

“先生,你论才,论志,都不在军旅,何必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呢?”朱浩笑着道。

公孙衣道:“那在下……擅长什么?”

你擅长什么,自己不知道?

你擅长抠钱,是那种吝啬鬼,这你心里清楚,但从来没往这方向去想吧?

“先生适合管账,就说这西山煤矿,一年下来预算多少,实际花费多少,支出之外的收入又有多少,经过核算,把各方的钱财汇总后,又分别兑付给不同的渠道……”朱浩给公孙衣规划了一下前途。

老抠,你就管账吧。

虽然朱浩知道,抠门和会管账是两码事,但总要给公孙衣这样干啥啥不行的熟人,找个能干的差事吧?

万一他有此特长呢?

公孙衣听了就觉得头大,连忙摇头:“不行不行,我可没那本事,我还是……先回京城省亲,一切等休假完毕再说吧。”

公孙衣听出来了,朱浩不支持他去找唐寅,所以他也就识相地说只是回京城省亲,可能省亲结束就继续回矿场干活。

“哦,对了,公孙先生,告诉你一件事,唐先生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要回京城了,新任宣大总督还没定下来,估计是臧中丞或是杨阁老的人,你去了宣府,只怕来不及了。”朱浩解释道。

公孙衣有些惊讶,连忙问道:“那……唐先生回京后,官居何职?”

在公孙衣看来,唐寅在西北都是宣大总督了,回到京城,那还不得拿个侍郎干干?

朱浩道:“按品阶来说,他回京师,应当是六部郎中,或是五寺少卿,也可能会被调去南京。但唐先生多次跟我来信,说他对仕途厌倦了,想安心静养,寄情山水……我跟陛下商议过,陛下也同意了,准备让他回京后,先休整半年或者一年,一切等唐先生身心完全康健后再说。”

“不干了?”

公孙衣惊愕无比,人霍然站起。

还有这样的?

我堂堂举人,为了混个官职,走南闯北,如今更是到矿上去做工,挤破头都没做官的机会。

可唐寅呢,一年多就混到宣大总督的位置上,回朝就算干不了侍郎,那也是正四品少卿,距离侍郎也就一步之遥,放到地方上,估计都能干左右布政使了,这样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说不干就不干了?

这算什么?

激流勇退吗?

朱浩道:“不用惊讶,等公孙先生将来有机会位居高位时,或许就明白其中的辛苦和焦灼了。”

公孙衣笑呵呵问道:“那敬道……朱先生,你觉得我有这机会吗?”

本来他是朱浩的老师,现在却改口称呼朱浩为先生,只因为朱浩跟当今天子良好的关系。公孙衣为了能混出名堂,脸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