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4页)

仆妇们面面相觑,脸都白了。

且不说毛氏得知王姝装傻充愣糊弄人家袁管事这事儿,怒得砸了一桌的饭菜。就说此时,县城萧宅外庭的后花园,也不清净。

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掩映其中。四周栽种了清脆的苍竹,下面是一坛水池。光色照着水面波光粼粼,折射的光彩映照着,耀眼夺目。

一个人立在水边,逆着光,身形笔直修长。身上穿了件青色的僧袍,松松垮垮的系着带子,挂在身上。光色大亮的情况下,只看得见那人一双清亮沉静的双眸和高束在头顶的墨发。

莫遂拿手挡了挡眼睛,闭上又再睁开,方看清那人面容。

满头青丝,有几缕头发洒落下来,被风吹得缓缓飘动。映衬得皮肤白皙清透,仿佛一块上等的羊脂白玉。眼睑狭长却不显小,似桃花又古典的凤眸,眼睛内勾外翘,鸦羽似的眼睫半遮着眼眸,在眼睑下方落下青黑的阴翳,浑身透着一股漫不经心的清隽俊美。

“主子,”不管看多少次,每次都会被主子的面容惊艳,“袁嬷嬷回来了。”

“嗯?”那人声音也轻,似风又似雾。

“主子可要唤嬷嬷过来回话?今儿嬷嬷特特去了清河镇一趟,也不晓得什么情况了。京都那边听说要给主子送四个人过来。后宅统共就那么些位置,可不能叫那些人全占了。”莫遂也不怕被责骂,他在萧衍行身侧伺候多年,深知他脾性。

“……便是主子瞧不上乡野村妇,不愿意碰,也可叫先把位置给占下来。”

他一番话说完,心里也打鼓。萧衍行虽说甚少发怒,却不代表能容忍下面人越俎代庖。可她们如今不事先安排不行,主子对女子心怀芥蒂,不愿在这桩事上花心思。

主子不乐意做的事,只能他们去操持。

抬眼看了看,那人白皙如玉的手指捻了一把鱼食,慢条斯理地往池子里撒。

事实上,关于后宅的事儿他们从当初还在京城时便劝,劝了许久,始终没有个定论。莫遂心急又不知该怎么办,心急如焚。正以为这回又似往日一般没有收获。就听池子前头那人慢条斯理地擦拭了手指,转过了头。

许久,他才若有所思的开了口:“一会儿叫袁嬷嬷过来说话。”

莫遂眼骤然一亮,立即道:“是。”

与此同时,清河镇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流传了她多年偷人,胆大包天的趁着丈夫病逝,径自将姘头接进夫家的谣言。

大街小巷的都在传毛氏如何淫/乱,年纪一把了还不知羞,怀了父不详的私生子。因害怕丑事被原配嫡女揭穿,又是如何毒辣的陷害王家唯一的嫡女。甚至有传言怀疑,如今王家唯一的男嗣王玄之也不是王程锦的孩子,而是她在外偷人生得孽种。

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王家门前经常有人徘徊,指指点点。

事实上,这事儿才发生,就有人立即将这事儿报给了她。毛氏惊怒非常,惶惑不安。她一面惊疑这事儿到底谁传出去的,一面又想不着办法解决。在家中急得团团转,想寻人商量对策。等寻不到人才发现,张耀民今儿一早,竟然偷偷的收拾了贴身物件儿离开了王家。

只留了一封信,说是县衙里来了口信让他下个月去接下老主簿的差事。他先行去府衙熟悉安顿。

毛氏这一口恶气直堵到了心坎儿上。

张耀民这人也是有意思,做着最没脸没皮的事儿,却是个极其要脸面的人。生怕事情闹大会污了他的名声,火急火燎的跟毛氏撇清关系。仿佛晚走一步,就会被人逮住了他跟毛氏纠缠的把柄,就会叫他好不容易得手的差事黄了似的。

他一走,留毛氏一人面对流言蜚语。

毛氏又伤心又难受,挺着快六个月的大肚子,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加上年岁偏大,张耀民的这一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叫她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脸皮也越来越蜡黄,气色极差,人眼看着就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