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4/6页)

萧承焕骨子里偏执强势,最是经不住指责的。刺激过了度,人就承受不住地崩溃。

东宫的辅臣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有那年纪大的,身子骨不强壮的。听说了皇帝这一惊人的举动,激动得在家中就吐了血。他们这些辅臣自被划拨到萧承焕身边起,身家性命全系在太子一人身上。他们的主子被皇帝这般嫌弃和叱骂,他们往后还有出路么?

且不说萧承焕因为向皇帝请求监理科举一事受到如此大的重创,就说太子一倒,后宫有皇子的妃子心思就活了。毕竟皇长子已经被皇帝按死在藩王的位置上,太子又被皇帝在天下人跟前揭短。这两个人明摆着废了。将来大庆总得有个接班人,可不就轮到她们的孩子。

有皇子的妃子,尤其是德妃,最近喜笑颜开。

不过她们还算记得皇帝的性情,不敢表现得太明显。只在暗中联络前庭的人,纠集势力。德妃时刻不放松对皇子的教育,且更加刻苦。如今更是抓准了时机,旁敲侧击地在向皇帝提出请求,希望皇帝允许五皇子能去国子监读书。

去国子监读书是什么意思,大庆历任太子都在国子监读书。虽说也有其他皇子旁听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是太子资质不够,另选资质天赋高的皇子去旁听。

德妃提出这个请求,算得上司马昭之心了。

皇帝意味深长地盯了德妃许久,修长的手指点在桌子上发出笃笃的声响。说起来,甭管皇帝心性如何,论皮相,他是得天独厚的好。哪怕已经将近不惑之年,依旧俊美如斯。而跟他差不多大年岁的德妃,跟他站在一起,仿佛两个年龄段的人。

德妃心仿佛要从嗓子哑跳出来,低垂的眼睫不住地颤抖。硬着头皮没敢动。

许久,皇帝才轻轻嗤笑了一声:“准了。”

德妃的身体剧烈一抖,骤然抬起头,惊喜得袖笼里两只手都在发颤:“陛下!多谢陛下!”

皇帝却没有理会她的激动,只是敷衍地摆摆手,让她出去。

德妃也不在意皇帝的冷淡,她从来都不得皇帝的宠爱。从年轻时候起便是如此。当初能得五皇子也是意外,皇帝看在她知进退,不争抢的份上,允许她把五皇子生下来。这么多年,德妃也坚持了自己人淡如菊的作风,表现得不争不抢,淡泊名利。皇帝虽不至于宠爱她,却也给了她应有的体面。

激动的骨子里发颤,德妃兴奋地回了宫。

当场就将五皇子叫过来,细细地嘱咐了他许多。并命人将五皇子的东西收拾收拾,往后五皇子要更加刻苦地学习才是。

德妃的这一喜事也很快在后宫传开。各宫都有听说,各宫反应不一。

有皇子的毕竟是少数,那几个没有机会送自己的皇子去南书房的,自然是愤怒不已。其他没有皇子的宫妃只有嗤笑。德妃装到了这把年纪,果然还是装不住了。

尤其是贤妃,笑得嘴角都裂到耳朵根。她就知道德妃这个闷蝎子,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好机会。

吕黎和王如意的感官就比较随意。她们一个没孩子,一个只有个小公主。都是跟皇位无缘。对于送皇子去南书房读书一事丝毫不在意,她们只关心,谁的宠爱更多,哪一宫得到的体面更多。她们的荣华富贵,只跟皇帝有牵连,跟下一任皇帝无关。

王如意的心有些浮躁,收到纸条和小公主害病一事,让她有些杯弓蛇影。她如今对自己宫里的人都产生了怀疑,总觉得有不轨之人要害她和小公主。

如今是日防夜防,防得有些过了。跟个斗鸡似的,整日在宫里罚人。

吕黎就简单的多,她一没有孩子,二不会生孩子。只管自己过得逍遥,不管明天的死活。如今她除了要争宠,要霸宠,要宫里最好的。还惦记起了宫外的绫人羽。她的私心里还是爱慕兄长的,自幼存在心里像信仰一样的人,哪怕知晓他害了她,她还是希望他能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