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瓦罐煨猪肉(第3/5页)

秦王一个不悦的眼神,王龁和司马靳就会立刻跪下请罪,哪怕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朱襄的胆子也太大了,居然还敢顶撞秦王?!

“将、将军……”司马靳凑上前,小声道,“朱襄他也太……”

白起道:“朱襄认为他回邯郸就会被杀死,所以胆子很大。”

司马靳:“……”理解了又不是太能理解。至少他就算快死了,也不敢在君上面前如此猖狂。

王龁皱眉:“真的不能让朱襄留下来吗?”

白起道:“邯郸有他的妻,他的外甥,他视作父亲的蔺相如。他要去换回他们。”

司马靳和王龁想起朱襄刚才驳斥君上的话,忍不住同时长长叹了一口气。

当会场布置妥当,瓦罐肉也差不多煨好了。

朱襄恶趣味地弄了一个“主席台”,在主席台上放满了佳肴,让秦王和白起等人边吃边看。

除了一道瓦罐肉,其他佳肴都是军中厨子所烹饪,香不香另说,分量肯定足够扎实。

朱襄揭开瓦罐的盖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异香扑面而来,秦王的喉头忍不住动了动。

“你还真的有些本事。”秦王夸赞。

朱襄为秦王布菜,弃猪肉香菇而食土豆片。

秦王皱眉,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白起:“……朱襄!”

朱襄道:“我可没捣乱。干菇、猪肉、调料的香味都融入了土豆中,土豆才是最好吃的。公尝尝?”

秦王拿起箸,想要把土豆片夹起来。但土豆片已经被煨化了根本夹不起来。

朱襄赶紧奉上勺子。

秦王瞥了朱襄一眼,在朱襄的帮助下把快化掉的土豆片赶进勺子里,送入嘴中。

秦王眼睛猛地一瞪,嘴里口水疯狂分泌,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了。

朱襄得意地笑。

他真的没说谎。虽然战国时期用瓦罐炖肉烧肉很常见,但烧菜中放了土豆,就是画龙点睛。每次他在家里做红烧牛肉,被炖得一抿就化的土豆总是会先被抢光,肉会留到最后。

不过只有不缺肉吃的人,才会认为土豆好吃。

秦王正好是这样的人。

他夸赞道:“宫中大厨会在煨肉中放粟条,这土豆比粟条更美味。”

秦王所说的粟条,是将小米用石磨碾碎,做成类似后世面条一样的食物,吃法和面条差不多。

朱襄道:“做法差不多。不过我用煎出的猪油调味,也是关键之一。我给政儿留了一本很厚的食谱,等政儿回到秦国后,秦王让政儿把食谱给宫里的大厨,每日都能吃到新颖的食物。”

秦王笑着摇摇头:“你还真是见缝插针,不放过任何请求我接回政儿的机会。好,我知晓了。”

朱襄笑着作揖:“谢谢秦王,秦王是大好人。”

见朱襄又胡言乱语,秦王又给了他脑袋狠狠一下,然后把整个瓦罐端到自己面前,给白起分了几块肉,几个干菇,一小勺土豆;司马靳和王龁都只分得了肉和干菇。

朱襄很想说,分量很足,秦王别这么小气。

被白起借着桌面掩饰踩了一脚,朱襄乖乖闭嘴。

秦王一边吃肉,一边又问起桌椅的事。

他年纪大了,跪坐久了腿脚难受,这桌椅正好适合他。

当听说是“胡椅胡凳”时,秦王眉头一皱,道:“我怎么没在胡人那里见过?它们以后是秦椅秦凳!”

朱襄:“……是。”如果他说,按照出现时间和地点也该叫赵椅赵凳,秦王会不会让武安君把自己揍一顿后才放回邯郸?算了,还是别作死了。

在秦王大口吃肉,大口吃土豆,觉得干菇口感不好全往白起碗里丢时,庆典的节目表演终于开始了。

各国宫廷礼乐离不开编钟。乡野之间的庆典没有编钟,只有笛子、铁做的瓶子、瓦罐,甚至用石头和木头互相敲击。

白起还真的找来了瑟,秦兵不知道从哪翻出了筝,再加上朱襄的胡琴,弦乐也勉强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