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激荡(第7/10页)

20世纪20年代中日关系还不是那么紧张,土肥原到了山西之后,他没有别的要求,就是要求到山西各地转转。老同学提出这个要求,这是人之常情,阎锡山便慨然应允。山西的任何地方,土肥原只要愿意去的都可以去,由阎锡山提供一切方便。

但阎锡山万万想不到,他的老同学土肥原趁在山西旅游的工夫,把山西的兵要地志作了详细的侦察和记录。尤其是走到晋北雁门关一带,土肥原一边看,一边详细地记录了路况,包括桥梁、道路和山路,重武器能不能通过,土肥原全都掌握了。

这个日本人是不是太有心了?当时日军的侵华计划还没有出来,但像土肥原贤二这样的人就已经开始行动了,不得不说日本军队内早就拥有这样一批极富侵略自觉的人,他们未雨绸缪,早在日本军部的侵华作战方案出笼之前,就抓紧作大量的战争准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向山西大举进犯。阎锡山事先在判断上犯了错误,他以为雁门关是天险,道路狭窄、地势起伏,桥梁的承重能力都很差,尤其是铁甲岭,根本没办法通过重武器,日军过不来,要过来也是小分队,大部队过不来。所以阎锡山对整个晋北的防备是忽略的,既没有构筑工事,也没有派适当的兵力把守,以致日军突然从雁门关这个空隙中钻了出来,而且是配备重武器的日军。

日军之所以从雁门关偷袭成功,凭借的就是将近十年前,土肥原在这一带所谓旅游时完成的兵要地志的详尽考察。最后,阎锡山的晋北抗战化为泡影,全线溃退。

从这个角度看,阎锡山在山西混了一辈子,自称山西王,结果对山西的地形还不如他的日本同学土肥原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讽刺。它不仅仅是两个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不仅仅是一方是中国军阀另一方是日本将领的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虽然像阎锡山这样的人物最后也抗日了,但他在关注国家安全、关注国家利益方面——就算只关注山西的安全利益方面,也是太粗心、太马虎了。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日本要灭亡中国,他们是非常有心的,是早作了准备的。所以说,为什么抗战的前期到中期,中国战场受到那么大的损失?一方面,可以说是日本的侵略成性、嗜血成性;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当时中国的这些统治者,在关注中华民族的利益和中国国家利益方面是太粗心了。大量的精力被用于军阀内战,或者各个势力范围的划分。而对于整个国家安全的经营,是漏洞百出、四处破绽,于是就被侵略者轻易击溃了。

88.脱亚入欧理论如何影响近代中国

土肥原贤二在旅游之时记录了山西雁门关这一带的地形,让他的老同学阎锡山在抗战时吃了大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和日本民族之间,包括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和日本的统治者之间不同的心理。

日本近代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有所谓的“维新三杰”,叫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还有包括伊藤博文这种日本的“伏尔泰”。实际上,在观察日本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人物,就是今天印在1万元日本纸币上的这个日本人。

当今的1万日元面钞是日本货币中最大的面额了,世界各国货币的最大面额,一般都会印上自己的领袖,像美元上面华盛顿的像,人民币上面毛泽东的像,英镑上面英国女王的像,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但日本的1万元日币非常奇怪——当然对日本人来说一点儿都不奇怪,它印的是日本的一个大思想家,叫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这个人有个特点,他是日本历史上脱亚入欧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先提出日本要脱亚入欧。这是福泽谕吉在1885年发布的脱亚论,他提出来:“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福泽谕吉在文章中还专门说了:“支那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它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