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章 二桃杀三士?(第2/3页)

“大学士之意,是仍旧按照既定计划,全力剿杀闯逆,然后再图江南,最后平灭登莱、西贼?”多尔衮若有所思地问道。

“诚然,山东居于北京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亦不可不防。”洪承畴说道:“莫若在沧州、天津巩固山防,留一支精悍骑兵,以为警戒威慑。”

“山东之地就丢给登莱伪太子?”

“济南、德州、滨州,若是能守,还是将此三地占据为好,以为京畿屏障。”

“如此,会不会让登莱伪太子势力就此坐大?”多尔衮还是带有几分疑虑。

“伪明使者团队尚在京中,摄政王可召其觐见,询问我大清是该与南京弘光朝廷进行彼此之间关系交涉,还是与登莱伪太子交连沟通。”洪承畴轻声说道。

多尔衮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笑着对洪承畴说道:“大学士这招二桃杀三士,还真的高明!若是如此,这登莱之地,恐怕就不需我大清出兵平灭,那南京的弘光小朝廷,说不定倒要对其先下手除之了。哈哈……”

……

“你们齐藩是在将我大明百姓掏空呀!”太子朱慈烺站在长山岛码头上,看着无数的饥民排着队正在陆续登上移民船,准备前往温暖的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兴和岛(今日本石垣岛)过冬,并等待转运回汉洲本土。

“太子殿下,若是这些百姓都留在大明,最终可有几人能存活?”陈大郎伸出仅有的一只手臂,指着那些面带菜色的饥民,沉声说道:“他们艰难隐忍,所图的不过是一日温饱,半世平安。在大明,他们可能获得?”

太子朱慈烺闻言,默然不语。

“建奴入关,天下生灵涂炭,死者千百万计。”陈大郎叹道:“俺只是惋惜,俺们齐国未能有更多的大船,也没有足够多的水手,否则,挽救的百姓尚能多出数万人。他们……本应该都好好活着的。”

“建奴凶残,本宫早有所闻。只可恨闯逆祸乱天下,以至于建奴入关,窃据京师。”太子朱慈烺说道:“十余日前,于登莱之地,大败建奴,如此,想必可以唤起更多不甘建奴屠戮之义士,起兵驱逐建奴,复我大明江山。”

“建奴势大,我齐国军伍虽然善战,尚且不敢直面以迎建奴大军。若是天下汉人都联合起来,想必是可以驱逐建奴,恢复汉家江山。”陈大郎说道:“怕就怕在,我大明境内各方势力,不思驱逐外辱,反而忱于内斗。”

太子朱慈烺听了,心中也是微微一叹。

南京弘光政权派出的北使团途径济南时,分出数人,经青州、莱州,直入登州,最后坐船来到长山岛面见太子。为首之人乃是原大明礼部礼部司员外郎周明睿,以前曾多次见过太子以及定王等人。而且,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东林党人。

众所周知,北京城破,崇祯身死,当时南京各部官员在推举皇帝人选时,东林党坚决反对福王朱由菘继位,以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人积极支持拥立潞王朱常淓,理由是“立贤”。当然,后来福王朱由菘得到了江北四镇的支持,成为大明新的皇帝,改元弘光。使得东林党人无奈地偃旗息鼓,承认福王为大明新君。

如今,在听闻崇祯皇帝的太子健在,并于登莱竖帜,抵御清军入侵,东林党人立马如获重宝,坚持派人去登莱确认太子真伪。经过一番激烈博弈,马士英、史可法等阁臣、官员随即在北使团队伍里加入了几名曾见过太子的官员,前往登莱辨别真伪。

一个月前,原大明礼部礼部司员外郎周明睿等人来到长山岛,见过太子、定王,以及坤兴公主等崇祯幸存的儿女后,立即就确认了真伪。然而尴尬的是,周明睿在拜见太子时,一时间不知道该行何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