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征途(第3/3页)

“世子殿下,咱们也无需妄自菲薄。”杨炳荣宽慰道:“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丰盛,只待神州一统,凭借丰富的人力物力,只需花费一些时间,必然可以赶上这齐国的发展程度。”

“呵呵……”孙征淇轻笑几声,对杨炳荣的话语不置可否。但他心里面却有种模糊的认知,齐国,是与我大明,甚至与历朝历代都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孕育着一种强大的发展动力,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若是大明再没有丝毫改变,大明与齐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

11月1日,齐国远征舰队一行十二艘舰船陆续驶离建业港,它们并没有走传统的宣化岛~爪哇岛固定的航线,而是航向偏西北,径直朝爪哇岛的方向驶去。

11月15日,舰队抵达狗儿岛,于此稍事停留一日。

因为数年前,齐国占据了万丹王国的广宁海峡(巽他海峡)两侧地区后,使得这座小岛的战略地位随之大大降低,要不是岛上还拥有储量丰富磷酸矿,可以为汉洲本土提供大量的天然磷酸钾肥料,以齐国稀少的人口资源,恐怕根本不会对这个小岛进行开发和移民。

11月21日,舰队抵达广宁,于该地停留一日。

12月4日,远征舰队行驶至淡马锡岛(今新加坡),在这座南洋商社控制下的商贸据点,停靠休整两日。

12月8日,远征舰队于马六甲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的三十余艘返回欧洲本土的商船汇合,编组成一支庞大的船队,借着渐起的东北季风,迤逦朝印度的方向驶去。

12月17日,船队在大西岛安化堡(今大尼科巴岛东部小镇登拉)停靠,补充淡水和新鲜水果蔬菜。

12月24日,齐国远征舰队在锡兰岛附近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返欧船队各自分别,径直朝印度东海岸的宁阳堡(今印度朋迪榭里)而去。

“汉洲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今天,终于要露出对外狰狞的面孔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返欧船队总指挥范·德比克上校看着逐渐远去的齐国远征舰队,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是呀,奥斯曼人要倒霉了。”埃姆斯蒙德号船长瑞恩·巴贝尔上尉无谓地说道:“一个野蛮的国家,竟然会做出杀害一国使团的暴行。嗯,十足邪恶的异教徒国家!”

“说到异教徒的话,汉洲人也算是吧。”范·德比克上校微笑着说道:“汉洲人的心中可没有我们信仰的上帝存在。”

“上校,汉洲人最起码看着要比奥斯曼人文明一点。而且,他们与我们东印度公司已经保持了十多年的亲密合作,是一个可值得信赖的友好伙伴。”

“我们联省共和国当年在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时候,与英格兰也曾经是亲密合作的好伙伴。”范·德比克上校摇摇头说道:“结果呢,我们两国前后只间隔了十余年,就先后爆发了两场战争。”

“上校,你认为我们东印度公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会和汉洲再次爆发战争?”瑞恩·巴贝尔上尉蹙眉说道。

“也许吧。”范·德比克上校苦笑一声,说道:“我们东印度公司上下所有人都知道,汉洲将整个东印度群岛都看做是他们的后花园,这其中自然是包括了我们的香料群岛、巴达维亚,马六甲,以及我们所有于此设立的商站据点。目前,他们还需要我们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帮着他们转销各类工业制成品,甚至还拉着我们一起排除欧洲其他商业势力的存在。但是,在未来,当汉洲人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必然会将我们东印度公司驱逐出这片富饶的海洋。”

“那……,那锡兰和印度呢?”

“……以汉洲人的扩张速度,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整个印度洋,都将被他们所控制。”范·德比克上校望着四下广阔的洋面,脸上神情有几分凝重,“他们在那个时候,必然会崛起为一个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海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