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太子东巡(第2/4页)

“就是将人打死了,难道就能将损坏的物品复原?”齐子兴摇摇头,“外面这么许多乘客观看着,多少要注意一下影响。”

宪兵队指挥官、御武校尉(上尉)张敬峰闻言,面色一滞,朝齐子兴敬了一个礼,随后匆匆下了车厢,准备约束一下宪兵的暴虐行为。尼玛的,一帮子糙汉子,教训个土著,都不知道先拖到僻静的地方去,还在车站里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闹出这么大动静。

半个小时后,随着一声高昂的火车汽笛声响起,车头升腾起一股股浓烟,火车缓缓启动,驶离大兴车站。

“太子殿下,这条铁路是我齐国目前第一条公私合营的铁路,交通部占股百分之三十,大兴府占股百分之二十一,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九,皆由国内商贾集资占股。”孙厚明向齐子兴介绍着这条铁路,“铁路运营里程全长近一百三十公里,沿途一共设置了四个车站,极大地方便了内陆几个县的物资和人员流动。我们大兴府准备借此机会,向社会再次招股集资,兴建一条通往永昌府(今澳洲黄金海岸)的沿海铁路,以加强两地之间的联系。”

永昌府于三年前从大兴府分立出来,下辖罗山(今澳洲黄金海岸绍斯波特区)、龙川(今澳洲东部堤维德岬市)、平江(今澳洲巴利纳镇)、广水(今澳洲东部卡西诺小镇)、东平(今澳洲扬巴镇)、吴江(今澳洲科夫斯港)六个县,人口规模十二万人,主要经济基础以农业种植和渔业为主。

而大兴府尽管分出了永昌府十余万人口,但其仍旧凭借三十五万的人口规模,成为齐国境内人口最多的府,加之临近未来的都城长安,其发展前途将不可限量。

“汉洲东部,乃是我齐国膏腴之地,数十年来,不论是产业转移扩展,还是大量的移民填充,都享受了格外倾斜的政策照顾。”齐子兴看着窗外不时闪现的村庄和农田,不由大为畅意,“大兴府更是位于东部的精华地带,务必要充分发挥当地有利的地理条件,夯实农业基础。另外,大兴作为长安的物资供应地和南北商贸的集散中心,对工商实业的发展,亦要予以相当程度的重视。如此,大兴府方能发挥区域中心的领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孙厚明点头说道:“我大兴府经过前后三任府台的治理,已为今日农工商各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基础。如今,铁路已连通长安以及西部内陆数个县镇,这将加速推动各地的物资和人员流动,再加上首都建设的持续推进,整个大兴府必然会在未来数年里,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太子齐子兴在一个多月前,被任命为长安知府,暂时署理这座新建的都城,以锻炼和积攒地方执政经验。

二十多年来,首次离开建业城,就来到这遥远的汉洲东部地区,而且没有父王和内阁的约束和掣肘下,去独立管理一个地方。这让齐子兴兴奋之余,还多了几分忐忑不安。

长安之地,虽然是一个府,但所辖不过一城五县,人口也只有四万五千余人,而且长安城目前还处于各项建设过程中。按理说,这种草创阶段的地方,应该非常便于管理,还容易出成绩。

但齐子兴从小长于深宫之中,未曾有过任何地方执政经验。尽管每日里,在父王身边受到各种言传身教,但却从无亲身操持体验过。但身为齐国未来的接班人,若是心中未曾有过雄心壮志,想努力做出一番优异的政绩,那他就不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了。

毕竟,从小就从各种途径听说了父王的丰功伟绩,以十五岁少年之身,就在汉洲掌管大小民政事务,可以说是一手建立了齐国的最初的基业。作为齐国的未来的君王,怎能不心生几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