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找房子(第3/5页)

“那草民就献丑了。”黎青执道,提笔之后稍一停顿,就落了笔。

一般人在知府面前写字,肯定会紧张,但黎青执不会。

他在落笔前,脑海里就出现了这首诗在纸上最合适的排布,落笔之后,就开始照着自己想好的画面来写,期间完全没停顿。

苟县令知道黎青执的字写得好,但他没想到黎青执写字的速度竟然这般快。

他认真写字的模样,瞧着本就赏心悦目,再去看他的字……那更是让人想要拍手叫好。

张知府没出声,纯粹就是怕打扰到了黎青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黎青执很快,就写完了整首诗歌。

“好字!”张知府相信黎青执的学问不错了,至少黎青执这一笔字,就比他还好。

他这些年不怎么练习,一笔字着实不怎么样。

这么想着,张知府又问:“你每日写多少字?”这样的字,必须要有大量练习才能练出来。

黎青执道:“若无杂事,每日都写五千字以上。”他之前写故事,每天都写很多字。

张知府并不知道黎青执写的是故事,又问:“每日写这么多字,可耽误读书?”

“大人,草民已经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黎青执道。

张知府来了兴致,问了黎青执一些问题。

张知府问的问题都是书上能找到答案的,没让黎青执当场做文章,黎青执也就对答如流。

再之后,当张知府开始问一些跟老百姓有关的事情……

不管是黎青执还是原主,见识都不算少,黎青执自然也能说得不错。

双方这么一聊,竟是聊到了中午。

张知府还有点意犹未尽:“等你将来来府城,一定要来拜访我。”

黎青执立刻就答应下来。

临近过年,府城那边有很多事情要张知府处理,因而哪怕扭伤了腰,这日下午,张知府依然离开崇城县,回了府城。

不过他回去的时候,苟县令给他准备了一艘大船,还在船上布置了一番,让他可以躺着回去。

张知府又一次觉得苟县令的生活有些奢靡,但他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当时他鲜衣怒马,也曾一掷千金。

这么一想,张知府也就躺下了。

王博瀚是跟张知府一起走的,他坐在角落里,一脸尴尬。

他没想到孙举人竟然安排了那么一场大戏给张知府看,更没想到这场戏不仅被当场拆穿,还让张知府受了伤。

是他把张知府带来崇城县的……明明是冬天,王博瀚背上却忍不住冒冷汗。

船前进得很慢,到府城的时候已经傍晚,张知府由随从搀扶着起身,往府衙走去,等回到住处,又让随从帮他整理带来的东西。

他这腰……怕是要养几天才能好。

随从整理了一会儿,突然道:“大人,您的包袱里多了一封信。”

“什么信?”张知府询问,然后就见随从递过来一个白色的信封。

也不能说是白色的信封……这其实是用宣纸折的信封,上面用跟印刷字一样的字迹,写了“知府大人亲启”的字样。

因为张知府行动不便,这包袱是苟县令找人帮张知府收拾的,现在里面多了这么一封信……这是谁放的?

不管是谁放的,这人肯定想让他看。

张知府将信打开,就见上面的字依然跟书本上印刷的字一模一样。

在禾兴府北面,有一湖泊,名为笠湖。

笠湖出产的笠湖石很受欢迎,京城权贵,最爱用笠湖石来装点庭院。

笠湖石分干石和湿石两种,那些形态非常好的,价值不菲。

而从前朝开始,就有人开采笠湖石,大齐建国之后,因为开采笠湖石劳民伤财,开国皇帝一度下令禁止开采。

但大齐建国愈久,权贵愈是有钱,这几十年,笠湖石便又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