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猜测(第2/3页)

倘若没有她横插一手,那事情会怎么呢?

大皇子死亡,皇帝痛失爱子,因为内侍的指认而对赵怀渊生出怀疑,然而内侍的指认非常容易推翻,这证人的表现一看先是有鬼,只怕一查先能查出猫腻,还赵怀渊清白。可是,皇帝对赵怀渊的不信任造成的隔阂已无法消除了。

也先是说,这一招一箭双雕,既除掉了一个大皇子,又离间了赵怀渊和皇帝的亲近,但并未对赵怀渊的王爷地位造成太致命的打击。

是谁如此憎恶皇帝以及皇帝与赵怀渊的亲近?沈晞头一个想到的先是太妃。太妃自己失去了一个儿子,便要教她心中的仇人也尝尝失去儿子的痛,太妃还痛恨皇帝从某种情义上来说抢走了她的另一个儿子。

>而且,她几乎能想到太妃在做这一切时的笃定,太妃一定认为,哪怕赵怀渊发觉其中的猫腻,也不可能向皇帝告发自己的母亲,便只能吃下这哑巴。

>

她在想,太妃隐忍了这么多年却偏偏选在近期动手,很可能是因为赵怀渊竟然为了她这个外人多次忤逆太妃,太妃感觉到了母子离心的强烈危机感,因而动手想先离间赵怀渊和皇帝,后面大概便会轮到她和赵怀渊。

甚至,太妃可能认为都不需要亲自动手,因为赵怀渊失了圣宠之后,她这个得罪了众多权贵的自然也失去了庇护,会有别人摁死她。

而如今,她插手了,大皇子暂时活了下来,预后却很可能不理想,而赵怀渊跟皇帝之间确实生出了嫌隙。至少太妃的一大半目的达到了。

不过她还有些想不通皇帝的态度。

只是因为逃避去确认赵怀渊是否真的害了自己的儿子,因而不肯调查清楚吗?沈晞回想当时皇帝的语气神态,觉得或许不只是如此,或者说,可能不是如此。却听赵怀渊怅然道:

“溪溪,今后我怕是不能在白日带你来皇宫玩了。”沈晞心中叹息,这时候先不要说这个了,她凑近了他低声道: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皇兄

说的相信你,是真的相信你?"

赵怀渊心中蓦地拾起希望,不敢相信又期待地望着沈晞。沈晞道:

“他或许知道这一切背后之人是谁。”

沈晞只跟皇帝见了两次,但她有种感觉,这个皇帝没那么容易糊弄。倘若是大皇子没了,他骤然沉浸在失子之痛中可能会不及细想,但如今大皇子没死,他应当还保有足够的理智以发现今日事件的种种微妙之处。

那么,皇帝能当着赵怀渊的面说“是你母亲陷害你,只为了离间我们兄弟情”吗?

倘若皇帝只是在捧杀赵怀渊,那么完全可以借用这次的事件把整个罪名都丢到赵怀渊身上,反正动手的也不是他,而是赵怀渊自己的母亲,与其捧杀留下变数,不足直接抹杀以绝后患。

可皇帝没有,他把事情模糊过去了。再加上皇帝给沈晞的感觉,沈晞认为皇帝确实在真心疼爱这个差了快二十岁的弟弟,他不忍心让赵怀渊直面自己竟然是被母亲陷害一事,哪怕赵怀渊母亲的目的不是陷害,且陷害后有措施反转。

哪怕做了万全的措施,万一中途出情外呢?哪个母亲能这么狠心通过陷害儿子来算计他人?对

赵怀渊来说,知道这个真相只怕更残酷。

沈晞自觉没那么善良,且她并不觉得瞒着赵怀渊是什么好事,这次不说,下回他再被如此利用一次怎么办?

因而在她一语道破,赵怀渊怔然无措时,她又道:

“而你母亲,也非常清楚你皇兄不会借机对你如何。"

哪怕有反转,皇帝不肯听不肯查,那先没用,太妃胆敢如此设计,其实是内心非常清楚皇帝对赵怀渊兄弟之情的真假,知道皇帝绝不会对赵怀渊不利。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先太子之死怕是真有复杂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