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第2/3页)

谢燕鸿弯腰拾起尸体手中所执的刀,双手握住,并不说话。

王谙又道:“鸟尽弓藏,先帝登基之日,你爹娘就已经有所觉悟了。即便先帝在世,年老体衰之时,也不免要铲除功臣武将,天意从来高难问,你又何必执拗尽忠,随阿公回去,一切还有得商量......”

谢燕鸿大喊道:“你住嘴!”

王谙被他喝住,不说话了。谢燕鸿只觉得胸前血液翻腾,浑身发抖,恨不能斩杀几人,以泄胸中愤恨。他现在心中已经不挂念大义了,只想着父母至亲,想着怎样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

谢燕鸿又问道:“我爹娘,我哥哥和嫂嫂,他们还活着吗?”

王谙并不回答他,朝身侧府兵说道:“拿下,别伤他,拿长刀的那个,斩杀。”

先有几人,手握长枪,试探着驱马上前,呈合围之势,朝谢燕鸿与长宁靠近。谢燕鸿半步也不退,握紧刀柄,紧紧盯着来人。当先一人见他握刀姿势生疏,不似惯常打斗的人,挺枪上前,直朝他的手腕刺去。

谢燕鸿也不是孱弱之辈,挥刀抵住,“锵”一声,振得他双手发麻,差点手松刀落。

一击不中,马上的人居高临下,举枪再刺。谢燕鸿咬牙举刀,正在这时,身后有人将他拨开,只见长宁一步迈到他身前,双手紧握染血长刀,低喝一声,由下而上,一下猛力,迎上长枪。

两方短兵相接,长宁用力之猛,竟让长枪脱手,斜刺里飞出,枪尖朝下插入雪地里,枪杆犹自震颤。长刀猛势未尽,寒光闪现,转而下劈,当胸劈在骑兵身上,继而劈开马颈,骑兵摔下马,马也软倒在地,轰然砸起雪雾。

人血马血,喷溅出来,淋了长宁一身,谢燕鸿在他身后,也被溅到脸上身上,滚烫腥臭。

这是谢燕鸿第一回 见到长宁的刀出鞘,还是以这样悍不可挡的气势,他愣住了,望着长宁的后背,见他身上淋满鲜血,脚边躺着新鲜的尸体,刀尖点地,血珠顺着刀刃滑落雪上,晕开一地,恍如杀神。

其余围上来的几骑被他吓住,怔在原地,失了先机,长宁踩在厚厚积雪上,如履平地,一步一个血脚印,接连又砍倒两骑。

王谙也被他吓住,急忙道:“一起上!拿下!”

近十人策马上前,还有两骑守在王谙身边,拈弓搭箭。谢燕鸿一看,回过神来,连忙扔掉手上的刀,从倒地的一具尸体身上,解下弓箭。拿刀砍杀并不是他的长项,但他弓箭娴熟,多年打马球练出来的准头,此时总算有用武之地了。

就在谢燕鸿拈弓搭箭之时,长宁又挥刀斩下两骑。他虽悍勇,但却防不住弓箭,王谙身边其中一个弓箭手,将箭射中他的大腿。见状,谢燕鸿连忙射出第一箭,擦过了弓箭手的脸。他再搭一箭,两脚开立,沉肩凝神,第二箭便将弓箭手射下了马,第三箭射中了另一个弓箭手的肩膀。

王谙勒马后退,气急败坏地喊道:“先撤!”

谢燕鸿再搭一箭,对准了他,弦如满月,只要一松手,箭必中。但他想到了信纸上留下的泪痕,又想起他住的那个小院里素净的装饰,还有晚饭时的一桌素菜,牙关咬紧又松开,如此几回,终究是松了弦,放下了弓箭。

王谙带着剩下的几人,疾驰回城,只留下一地的尸首,鲜血凝成冰晶。雪变小了,再过一个时辰,天也要亮了。再过一会儿,多于方才十倍的追兵将会追来。

谢燕鸿想要把失去主人的那匹马牵来,谁知道那匹漂亮的黑马被箭射中了前腿,一瘸一拐的。他便说道:“看来咱们还是得共乘一骑......”

长宁浑身是血——都是别人的血,他一手握着刀,刀刃在地上拖着,另一手将射到大腿上的箭折断,只留下箭簇在肉里,翻身骑上青骢马。

谢燕鸿撒开牵着黑马的手,往他那边快走几步,说道:“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