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圣旨到(第3/4页)

桌子的中间被挖空,摆了一个碳盆,里面是烧得通红的碳,散发着阵阵热气,柳并舟拿了卷书,坐在桌边看。

柳氏唤他的时候,姚守宁已经偷偷盯着外祖父看了好一会儿,见他手里的那卷书许久没翻,像是在发呆。

外祖父有心事。

这个念头涌入心中,柳氏见父亲久久不应,又声音加重唤了一声:

“爹!”

“啊?”这下柳并舟听到了,他下意识的搁下手里的书,站起了身来:

“人已经到了吗?”

“有人要来吗?”姚守宁问了一声,柳并舟下意识的想要摇头,但最终他叹了一声:

“该来的,躲也躲不掉。”

姚守宁听到外祖父这话,觉得有些奇怪,正想再问时,却听柳氏说道:

“爹,我心里不安,孩子他爹昨晚一夜没有回来——”

“我说了,他不会有事。”柳并舟听到只是这事,不由摇了摇头:

“最迟傍晚,他就——”

话没说完,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外面喊:

“老太爷,老太爷,宫里来人了!”

喊话的是守门的良才。

柳氏将心里的忐忑压了下来,一面站起身,皱眉往外看。

屋中众人站起了身来。

因洪灾的影响,姚家人几乎聚到了一处,此时听到宫里有人来,众人神情难免有些紧张。

“外祖父,这就是您说的,躲不掉的客人?”姚守宁靠到柳并舟身侧,小声的问了他一句。

她的感应力敏锐,从先前柳并舟的表现,察觉到他的心绪不平,再联想到他说的话,猜测柳并舟是不是因为宫中来人而感到闷闷不快。

“只算是其一吧。”柳并舟笑呵呵的应了一句。

姚守宁觉得心中更怪了。

从这一句话,她听得出来外祖父并没有将宫里来的人放在心上,可他明显有些走神,似是为了什么事而坐立不安。

既然不是因为宫中来客而影响心情,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走,我们出去看看。”

柳氏听出父亲话中意思,似是并没有要将这些宫里来客迎入家中的打算。

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站起了身来。

柳并舟交待:

“事了之后,你记得将火把准备好,浸好烈酒。”

柳氏闻言,心中一跳,却是重重应了一声。

一家人出了内院,便见外头正门大开,外间浩浩荡荡站了十来匹马,将一条巷道几乎堵塞满。

马上坐着良才所说的宫中来客,为首的一人头戴乌纱冠,身披黑色大氅,年约六旬,面色粉白,正是当今镇魔司首领冯振。

而姚守宁打过数次交道的副首领程辅云则是骑马跟在身后,见到姚家人后,远远的与姚守宁目光相对,咧嘴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来。

“柳先生!”

冯振一见柳并舟出现,便喊了一声,斗蓬之下动了动,接着一只手腕翻转出来。

一卷明黄圣旨放在他掌心之上,他将其缓缓摊开。

大雨‘啪啪’打落,姚守宁看到隔壁的赵家等邻居各自将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无数双眼睛偷偷望着这边,似是对于姚家的事十分好奇一般。

再远一些,有许多好事的人也偷偷跟来,躲在墙壁夹缝处偷看。

“柳先生一语成谶,昨夜洪灾应验,皇上听闻对儒家术法佩服万分。”

冯振皮笑肉不笑,先是恭维了一句,接着脸色一沉:

“柳并舟接旨!”

柳氏听到这里,纵使没有女儿的预知之力,也察觉出情况不妙来。

她再想到父亲先前说的话,觉得灾祸出现,当即压低声音喊道:“爹——”

柳并舟却摆了摆手,示意她先别说话,接着才上前一步:

“柳并舟在此。”

“呵呵。”冯振摊开圣旨,以眼角余光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