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网打尽(第2/4页)

如果回答是有下部电影的拍摄计划,岂不代表他人在曹营心在汉,见异思迁,三心二意?可如果回答不是,就必须解释为什么要与京视文化合作。

他看了看台上的江海,又看了看台下的徐杰,稍微想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京视文化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并且出品过许多优秀的作品……”

余子健想举个例子,说说《花木兰》和《陌路》这两部电影,可是话到嘴边却记起这两部电影并不是京视文化出品的,而是紫禁影业出品的。

虽然紫禁影业和京视文化都是京城广播电视台的公司,但是他合作的对象是京视文化,这要是说出去,大家岂不是都很尴尬?

然而当他去想京视文化出品的作品时,却只能想到一个《超时空恋人》,貌似京视文化这两年也只出品过这一部电影,跟许多完全不沾边。

这就尴尬了!

怎么把话圆上呢?

咦,等等!

刚才说的是许多优秀的作品,没说是许多优秀的电影,还有救。

于是他继续说道:“特别是《跨界演员》,我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非常喜欢里面那些原创小故事,所以我才想与京视文化合作,盼望能够获得好的剧本、好的故事。”

台下的人听见后,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第一排的徐总。

谁都知道徐总是跨界演员的总编剧,按照余导的说法,这是想与徐总强强联合吗?

有可能!

徐总的编剧能力在整个影视圈都是响当当的,不仅与多位导演有过合作,而且口碑也是一个比一个炸裂。

“看来余导对跟京视文化的合作还是十分重视的,那你对这次的合作有没有什么期待,比如说希望票房能够达到多少之类的?”秦艳又问道。

“票房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相比票房,我更期待京视文化能给我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余子健回答的同事,目光听着台下的徐杰。

很显然,后面这句话是说给对方听的。

其实他并不是想跟京视文化合作,而是想跟徐杰合作,只不过对方是京视文化的人,因此合作的主体就变成了京视文化。

反正对他来说,只要能跟徐杰合作,为哪家公司拍电影都无所谓。

“我懂了,余导不仅想要票房,还想要奖,对不对?如果,我是说说如果,如果你看过剧本之后很失望怎么办?合作还会继续吗?”秦艳继续问道。

余子健嘴角一抽,心想:合作还没开始呢,你就在这里诅咒,哪有这么问话的?

不过转而一想,主持人是徐总的人,主持人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徐总提供的,说不定刚才这个问题就是徐总对他的试探。

“我相信京视文化,而且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合作都会一直进行下去的。”余子健语气坚定的说道。

秦艳这时转头看向一旁的江海,开口问道:“江总,你听到余导刚才的话了吗?不知道你现在有何感想?”

“谢谢余导的信任,京视文化一定不会令余导失望。”江海听见后回答道:“与余导的合作是我们京视文化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上下对于余导的合作都是非常重视的,我希望这次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合作。”

作为前文艺节目中心主任,现京视文化总经理,场面话对江海来说再简单不过了,简直就是张口就来,完全不用去多想。

“好,接下来让我看看再采访谁呢?”秦艳看向另外四人,目光扫了一圈,最后看向刘玉林说道:“刘导,就你了,请问你今天为什么会来这里?”

在场的记者听见后全都愣住了。

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难道刘玉林、杨超贤、姜朝阳和叶艾佳四位不是京视文化邀请的重量级嘉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