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神仙的里程碑(第3/3页)

这是何等响亮的名号,穆春雷开心得让荆小强这次到平京,好好把全团队梳理好,从中考虑助教、学术参与的人选名额。

基本都是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荆小强钦点,就能差不多有半留校的前景。

这是给了他笼络人手的大权啊。

未来这个歌舞剧专业基本上就是荆小强的自留地了!

这种事呢,在歌舞专业不稀罕。

毕竟舞蹈的巅峰期就在二十来岁前后,成名成腕得特别早。

荆小强真是名利权三收了。

陆妈妈就跟老穆不同,毕竟是在军队这样的环境呆了几十年。

除了提醒他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招摇,甚至应该多多标榜自己的文工团身份来保证别人不敢随便嫉妒泼脏水外。

她已经跟老穆达成协议,文工团将会择机并过来,并且把目前文工团的地块作为分校校址,由沪海戏剧学院承担起文工团向周边各地派遣慰问表演团队的责任。

书面说法这是个军转民项目的探索,可以极大的减去财政包袱。

在这个百万大裁军的年代,甚至能让陆妈妈在转业前再拿一波荣誉。

然后她也不是白拿,居然承诺有把握推动戏曲学校依样画葫芦的并入戏剧学院,因为她当年是从沪海戏曲学校走进文工团,现在学校那边是她的恩师当校长,她转业是可以选择去那边的。

这就等于是带资入组……不,等于是49年入国军,再带队前线起义。

超级牛逼的神操作!

而且通过荆小强的描述,她对穆春雷特别在意的这部分了若指掌,算是对症下药。

立刻获得了穆春雷的强烈支持!

压根儿就不跟庄校长争舞蹈院校这部分,另起炉灶的再张罗一大块!

除了进一步夯实荆小强在戏剧学院的话语权,重点就是:“争取在舞蹈系和戏剧系的支持下,把歌舞剧系单独成立起来,三足鼎立再跟原本的影视编就各占半壁江山,你在国内歌舞剧的开山地位也就有了,这是一辈子的丰功伟绩!”

仅仅就是荆小强,作为大一学生带着小伙伴们编排出来这样一出还很稚嫩的歌舞剧。

神仙们就能推动成为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