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倔强我的倔强(第2/3页)

说了还是赶紧给老周报喜:“之前光他个人就挣了六十多万美元回来,最近的五百万美元文化基金连市里都表扬了落地引进,沪戏歌舞剧团队成员都赚了不少美元,后续还有,专辑版权销售还能持续收钱!”

周晴云正想说这个:“这张专辑能翻印吗,我希望国内同行各大高校乐团都能听听……”

荆小强为难:“这个不太好吧,收了人家版权费用,转头自己做盗版很打脸的,不过我可以通过关系从国外买一堆正版CD回来赠送,其实我更推荐先安排乐团啥的来这里听……设备好。”

版权意识,在90年代的国内从上到下都近乎于零。

哪怕二三十年后各种西方规则都在翻车,但恰恰这个阶段,刚刚进入市场化阶段的内地,从零到有,因为盗版交了很多学费。

好几个难得冲到头部的行业,都因为侵权又被打回原形。

拷兄们有的是渠道从国外代购,而且现在从HK买也不难啊。

周晴云连连说好。

当天就先安排音乐学院的相关专业过来听音上课。

余舒凡趾高气扬极了。

她的公司,现在能成为母校最好的专业课程,很骄傲啊。

荆小强却催促她盯紧《雪原谷》的东瀛版权事务,叫上安宁这影业公司方一起操作。

你们不就尽快有机会去焦盆游览下吗?

余舒凡喜不自禁,差点搂了荆小强亲一口。

被罗莉不动声色的在旁边周围阻挡了。

陈丹尼哈哈大笑的还给罗莉鼓掌加油,继续开剧本研讨会。

罗莉还真提出了意见,这个电影架构是她开个小书店,被大书店发行商陈丹尼要恶意收购,一边勉力抵抗一边只能用书信跟笔友抱怨大鱼吃小鱼的无奈……

结果陈丹尼就是那个笔友。

阴差阳错的浪漫故事。

五十年代的版本就这么拍的。

过几年好莱坞的版本就可以用电子邮件、网友见面这么时髦的桥段了。

但罗莉却很结合实际:“我们很难有小书店的,最多只有书报亭,也没有资本主义那种大书店大发行商,只有国营书店,所以这么设置就脱离现实了,观众看起来会觉得不真实……”

荆小强的态度永远都是只要你开始主动改变,那就比什么都好。

连忙说嗯嗯嗯:“那你觉得怎么好?”

罗莉小狡黠的笑了:“开个小化妆品店呀,MIYA……”

她最怀念自己那个小店。

结果被陆曦做大做强变得没有生存价值了!

简直感同身受!

荆小强猛的击掌叫好:“对呀!这不就等于给我们的品牌做了隐性广告么!”

陈丹尼也有贡献:“我开大化妆品超市?HK现在就流行这种化妆品超市……”

这个思路一贯通就很顺畅了。

荆小强连连点头:“是商超!社区商业超市,里面兼带卖点化妆品的那种,我们那个滨江花园的楼盘不是有社区商超吗,哈哈哈,外景地就在那,也算是给全国观众宣传下商超的模式,听说市里面仅有的新超市,不但经常有人偷东西,还有人拿了吃的跑卫生间给吃掉,其实都是不懂超市这种新生事物,好好好,我们在电影里面传达下。”

周晴云一边看余舒凡安排联络音乐学院,还要张罗跨国业务,她也有点好奇的竖着耳朵听这边。

对荆小强把很多新概念新事物都糅合进电影的方式很新奇。

可荆小强就把局面交给男女主演:“你们安排商量,随时可以准备建组,《情归沪海》的团队还有个把月估计就杀青,要是被《太平轮》抢先开始,估计半年之内都别想开工。”

陈丹尼立刻想抢进度,他也有人脉:“那我另外找一组人来协助吧。”

罗莉瞄着荆小强起身想跑的样子,连忙提着自己的双肩书包跟着小声问:“你……要去照顾陆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