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错过了门槛,蹉跎了岁月(第2/3页)

王维是音乐大师,李白的主要是飘零感十足,鬼气森森,老杜的最难听。

讲完历史,讲技巧。

这更是让黄叔气得不行,譬如现在的小年轻,歌词不讲押韵,一旦押不住就生硬的转韵吟唱。

“没有谁规定我们写词,一定要押韵,但押韵的存在自有道理,押了韵,歌唱起来才好听,才有韵律上的美感,这都是我们几千年来,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慢慢积累成文法技巧的东西,学不会就乱来,还说是玩个性,于是写出来的歌词,既不好听,又不容易记,歌词都没人记,哪里会有人唱你的歌?”

滚社青年们骇然四顾,都从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伙伴们眼里看到了狂喜。

大家上路了呀。

怎么写歌?

音乐学院有作曲系科班捣鼓,填词却大多是非音乐专业。

但就像中文系、文学系出不了什么文学巨匠、著名作家,歌曲写作技巧研究再多,也堆砌不出来几个大师。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吃天赋。

古往今来那么多歌星大家,写的唱的其实都是吃天赋。

有天赋的人仿佛就是天生知道该怎么写怎么做,最多只是专家稍微点拨下用什么体裁,怎么适应潮流跟规则。

稍微跟着学学入行,剩下都是靠自己天赋琢磨。

从未听说过有这么大规模的作曲填词科普讲座,水平又高得让大家受益匪浅。

很显然,这场朝雨就如同轻尘般撒进无数人心里,像散播的种子那样四处成长。

原本只是野蛮生长的滚社创作,这下有了一个至高的标杆跟榜样。

无数年轻人都听得如痴如醉,还忙着记笔记。

其实不用,荆小强从头到尾唱了十多首各种歌曲,完美充当了无情唱歌机器来配合教学。

完场的时候才传递好消息:“大家不用忙着印证抄笔记,先体会感受,我们有做录像带回头按照学校发到滚社,目的是什么呢,让更多人参与学习……”

其实高手们写歌,也不是首首经典出彩,也有一定的废品率。

但荆小强的思路就是我们不是人多嘛,只要人人都会写歌爱写歌,千人、万人里面总有暗藏天赋被激发出来的佼佼者。

哪怕就像《加州旅馆》那样,乐队穷其一生也就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顶尖歌曲。

这个过程享受了呀,这么多人只要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就会变得美丽:“人生也许充满了苦难,但音乐一定是能够抚慰灵魂的华彩乐章,各位今天来跟随黄叔学习是幸运,但更要把这种幸运传递给更多人……”

说到这里,他也提起自己刚才想到的时代感。

“我接着黄叔的音乐诗歌论调,随便也提一下当下的时代分水岭,大家应该有不少人知道,我们在沪海搞了个影视电脑后期制作基地,几百台电脑运算、修改电影,全新的技术连计算机系的老师都要跟着学,因为根据摩尔定律,每一年半,电脑的处理能力就会提高一倍,价格成本同期也会降一半,这意味着未来会有层出不穷围绕电脑产生的新技术,包括音乐……”

说到这里,又拿出他那台嗦尼“影音中心”,却不是打广告,而是模拟在上面敲几下键盘,怎么做音轨,怎么做配器……

其实这台笔记本电脑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但荆小强很熟悉了,表现得好像在做。

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模拟各种乐器,又怎么一个人把这些乐器音轨组合成乐队、乐团,一个人编曲,最后配词配唱完成。

别说大学生们全场轰动,很想站起来凑近看是不是真的,连黄叔在旁边都目瞪口呆:“真的可以吗?”

荆小强点点头:“所以由此引出我要表达的这个分水岭,根据花旗科研人员的判断,人类世界会经历三个年龄知识阶段,从公元前5000年到1980年代,大家习惯的都是大人教孩子,就先今天黄叔教大家这样,因为岁月时间的沉淀,知识面的宽广深度,才能凝结出渊博的学识,但从1990年代到……大概2010年代末吧,是孩子教大人,就像现在我教黄叔这样,因为全新的电脑时代来临,接受这种全新事物的能力,肯定是孩子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