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我建议还是要谈个恋爱(第2/3页)

当然对乔恩有一丢丢朋友间的揶揄,更是尊重。

他们这两天搞音乐,乔恩就各种备课。

从洛杉矶搬家过来,带得最多不是家电、财物,而是各种各样跟表演、影视、戏剧有关的书籍教材文献。

就像荆小强一样,两个在海外漂了二三十年的游子,才格外珍惜这种能添砖加瓦的机会。

特别是在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上。

乔恩很珍惜这个客座教授的身份。

于是其他学生,特别是女生也情不自禁的跟着齐刷刷敬礼。

乔恩是老派粤剧团出身长大,师徒礼仪也习惯这样,坦然接受的点头致意。

然后就在荆小强跟他并肩往里走的时候,听见礼堂门边老师队列里有人不屑的来了句:“职称都没有的临时工,装什么样子!”

声音不大,但一定能让荆小强跟乔恩听到。

这俩中年男人对看下,哑然而笑的凑头低语走过。

就当成衣服上的一粒尘土那样掸了去。

反倒是周围有几个学生听见,立刻怒目相视,女生更是瞬间传递开,叽喳一片。

荆小强皱眉回看下,大家才勉强安静相互推着赶紧到礼堂占座。

乔恩还以为他也年少轻狂忍不住:“不为人妒是庸才,哪里都有这样的人,不值得耗费半点力气。”

荆小强并肩往前走:“但值得告诉年轻人什么才是对的。”

乔恩笑了。

穆春雷更笑得意气风发,在主席台上喜迎新生,前所未有的数量。

按照他原本的轨迹前两年就该辞职,没有行政工作干扰创作,才思敏锐的著作等身,文传天下。

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抓住离婚再娶年轻老师的道德痛脚,名誉扫地。

现在被荆小强分担了这年代做领导最头痛的经济问题,更多了好些国际交流机会,腾出不少精力做自己文学家、剧作家的专业实务。

恰恰做到了两不耽误的避开人生大坑,要把沪戏在手里变成最好的样子,很有信心了。

扩招也恰恰有了这种繁荣景象。

往年一届大概两百人,全校连研究生,师生教职工总数也就一千出头。

而经过两三年的扩招,现在光大一新生就七百多人!

新教学大楼、宿舍楼也确实势在必行,如果没有荆小强拉动的新校区缓冲,往往这种升级意味着学校得换地方,还是想在这个拥有历史韵味的市中心啊。

所以面对几乎全校都涌进来水泄不通的场面,除了新生能跟在教职工后面坐在近千人礼堂座椅上,其他高年级学生都见缝插针的站在周围,高高低低挤满了。

听见院长在场面话之后,欢欣鼓舞的宣布了最震撼的好消息:“有海外校友捐资助学的学院新教学楼、新宿舍楼工程,已经原则上通过了市里面的同意认可,下一步就会正式进入勘察施工阶段,就在我们现在身处的学院实验剧场,争取在两年内,就变革升级成三十二层的现代化教学剧场大厦,包含一个两千三百人实验剧场,三个数百到千人规模的话剧场、演播厅、综合表演会议厅……”

随着他指向旁边的投影画面,精美的崭新大厦效果图出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仅仅就在三五年前,做效果图还只能是手绘,现在HK事务所已经能用电脑制作,并且PS镶嵌到原有街景里。

全场师生肯定难以抑制的惊叹,欢欣鼓掌!

有种亲眼见证变革的幸运。

等看见古色古香充满民国风的十八层宿舍楼,更欢呼喝彩!

连老师们都鼓掌。

这可是跟大家切身相关的改变,沪戏现在的宿舍还是太捉襟见肘了点。

当然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注意到资金哪里来。

穆春雷步步递进:“因为剧场、公寓宿舍楼都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按照捐资助学的约定,外加每年校方建设资金返还一起,成为沪戏面向全体学生的助学金,争取把覆盖面达到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