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5页)

与其在那之前从不做任何准备,倒不如做好准备,一点点尝试并发掘自己的潜能。

穿越前,他从花滑转项目到短道速滑时,已经是16岁的年龄,两个项目虽然都是冰上项目,但是各自所锻炼的肌肉群和力量、耐力的程度都并不相同,转项目到短道速滑之后,他也经历过一段不适应期,同时也因为两个项目的训练方向不同,他在体能上一直就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如今借着穿越的机会,身体也回到了14岁的状态,苏凉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做好身体状态的调整和训练,以便能够为自己在短道速滑的项目上发掘出更深的潜能。

这一次的练习赛,他也知道自己的体能不足,但是他仍旧想试试看,试试自己在队内测试赛中能够给出怎样的表现。

裴景这段时间都在抓着苏凉一个人的训练,队内基本已经默认他是苏凉的主管教练了,起初裴景也考虑过是不是劝说苏凉专注1500米长距离的赛事,毕竟这是目前华国队紧缺人才的部分,但是他很快又想到了苏凉当初第一次被蒋一波带进国家队时的情形。

那一次,苏凉差点儿就要赢了‘轻敌’的沐远笙。

还有后来苏凉和刘秋同、李宾阳这两个试训选手的对抗赛——苏凉在500米距离上的天赋也同样毋庸置疑。

在想起这些之后,裴景摇了摇头,提醒自己要多关注一些南韩还有加拿大的全能型选手了——一是为苏凉筛选一下未来可能会在国际赛上遇见的对手,二也是自己先提前观察一下优秀的全能型选手特质以及一些赛事上的体能分配安排。

因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苏凉在跟裴景说自己要报名500、1000和1500这三个距离的队内测试时,裴景也并没有反对。

刚好,他也可以一起看看苏凉在这三个距离上的表现究竟如何。

倒是队里主攻500和1000米距离的试训选手们,在听说苏凉也报了500米和1000米的队内测试后,略微地有了一些不满。

他们觉得苏凉已经有了确定的正选名额,队内测试赛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拼,他们和自己本项目的选手比赛就已经很吃力了,结果冰面上还要再塞进来一个苏凉!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苏凉这个报名属实没什么必要,倒是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还挺期待的。

“太好了!我早想和苏凉再比一场了!”

上一回刘耀武来拍摄采访视频的时候,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和苏凉比了一场,事后两人都想不通苏凉究竟是怎么一下子就从内道连续超过了他们。

他们俩还专门求教练拿到了刘耀武那里的视频拷贝,可惜毕竟只有单机位的拍摄,这让他们很难看清楚苏凉在冰面上的表现。

后来苏凉的那场1500米的比赛,在看到苏凉预赛阶段的内道超越时,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当时就蹦了起来——就是这个超越!跟幽灵一样的!

只是苏凉的那个超越从旁观的第三视角来看,其实是能够看懂的——就是苏凉在冰上发现了在入弯时速度过快无法锁住内道,所以抓住时机超越到前方。

可是第三视角和第一视角毕竟是不同的。

刘秋同他们俩觉得看视频自己能够看得懂苏凉为什么超越,可是在冰面上的时候,被苏凉超过去那就只是一瞬间的事,就像是内道吹过了一阵风,风吹完了,苏凉也已经超越了。

总之,想要搞清楚怎么应对苏凉,还是必须要在冰面上再跟他比一场才行!

而相对于500米的刘秋同和李宾阳,1000米的试训选手则对于苏凉在1000米上的实力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知。

毕竟500米的话,苏凉和刘秋同他们甚至传说和沐远笙都比过还差点儿赢了,1500米就更不用说了,和南韩的练习邀请赛算是苏凉在国内短道速滑冰迷群体中的成名之战了,还帮助他顺利拿下了国家队的正选名额,孙睿翔现在也对他服服帖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