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给我当剑婢(第2/7页)

日本以池田当抬头的会社很多,单是东京就有不少,可规模较大,能在写字楼里办公的会社并不多,“Ikeda”这顶帽子非常容易就扣在池田会社的头上,池田刈京在邮件里提到已经有电视台记者想要采访池田会社,并和另外一家也叫池田的会社放在一起拍摄纪录片。

南易一看就知道记者打什么主意,一捧一踩,很低级也很有效的做法。

上电视没什么,出风头也无所谓,可出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风头就有点危险,日本企业都在卷,池田会社不卷,这妥妥是异端,犯了恶意不卷罪,往大了说是企图颠覆日本经济良好的发展形势,没说的,群殴。

南氏旗下的企业,都在执行所从事行业利润所能支撑的高薪高福利,这可以加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在招聘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南氏,精英人才+高效率推动企业的利润,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能执行这个策略,与南氏进入行业的选择不无关系,与南氏庞大的资金储备和通畅的融资渠道也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底气十足,南易岂敢动不动就亏个几年。

其他人创业是地狱模式,南易是上帝模式,其他人为了马上要发的工资喝到胃下垂,财务小组却把明年该发的工资都已经提前设立好账户单独存放。

南易上辈子有一份产业就是做技术外包和人才外派,也就是俗称的外包公司,人才外派业务的利润就是来自人头差,比如一家大公司需要10个中级程序员,愿意支付每个人每月2.2万的报酬。

到了南易这边,招人的时候,只能把薪水定在1.8万以下,留足4000块的差额空间,这4000块包含南易的利润、税务、社保、公积金、管理人员与辅助人员的薪水份额、办公场地,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都要分一份。

除此之外,还要从4000×12中抠出1.8万,客户那边只付12个月的钱,南易这边至少要给程序员发个十三薪,就这样还要被程序员骂个狗血淋头,外包是垃圾公司,吃人血馒头,南易是……

不出意外,南易可以从这笔业务赚取的利润是524.5×12×10=62952,这是最完美的数据,几无可能达到,大公司之所以不自己招人,而是引入人才外派,明摆着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负责采购的人算盘不知道打得多精,2.2万的报酬是精算过的,不是一拍脑门随便定个数字。

2.2万的报酬会被平均到22天或21天,即程序员满勤才能拿到,考勤缺一天就扣一天的钱,不问理由;南易这边不行,再苛刻,一个月怎么都得给一天带薪病假。

这个意外,那个意外再算上,南易只能把单人单月预期利润值做到300块,即使他拼着一毛钱不挣,与大公司签订的合同期内,给程序员加薪的极限就是300块,超过1厘都得赔钱。

如果南氏从事这种业务,想要执行高薪高福利就是做梦。

南氏占着好赛道,南易有颗菩萨心肠,可以搞良性循环,但是外面有太多类似外包公司一般在夹缝中生存的企业,也有一些对利润预期比较高的企业,他们没法或不愿意学南氏的这一套,对南氏冷眼旁观,心里诅咒南氏早点去死。

不在一个赛道,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也就无所谓仇恨,虽然相看两厌,但也可以和平相处。现在池田会社不但做异端,还要上电视广而告之,这可就要犯众怒了,与池田会社有着业务重合的会社会长还不得找池田刈京拼老命?

借用一位南易忘记名字的人民企业家的“阻碍年轻人奋斗”定理来进行分析,池田会社可不是不给友商留活路么……就你能耐,就你会发高薪,一起上,扁他!

这不是笑话,而是池田会社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发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