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劝亲(第2/3页)

另一方面,只要王番在荆北掌握大权,又照顾王氏一族,手里掌握现银,大赚特赚的地方多了,谁愿意将钱粮放给励锋堂那么低的钱息?

商议来商议去,各家百般推脱,总计就凑出两千贯的份额。

王文冲都不好意思找徐胜回复这事,就让赵横告诉王萱,想通过王萱以及这些日子住在双柳庄的柳琼儿回复史轸。

王萱却没有将这事回复刚从建邺回到汉川的徐怀,而是直接将各家召集到老宅来喝茶。

“各家也不是不能再挤一挤,”中年书生又说道,“但到底多少数才算合适,我们心里也没有底啊!”

“七伯说笑了,”王萱肃然说道,“虏兵南侵,楚山将卒提刀上阵,七伯可知道他们心里的底在哪里?又或者说,七伯你希望他们心里的底在哪里?是往前冲五十步、一百步,还是说射空囊中羽箭、刀刃砍出一个缺口,就可以拍拍手撤走了?”

“……”中年书生叫王萱质问得哑口无言。

王萱撑案而起,说道:“我爹爹乃荆湖北路兵马都部署,我王家以及王氏一族又深受楚山救护之恩,此值国破家亡之际,倘若我们不能倾尽全力,与楚山共存亡,汉川乃至整个鄂州府的大姓宗族,会如何看待我王氏一族,又会如何看待励锋堂在鄂州筹借钱粮一事?而励锋堂在鄂州筹借钱粮是为何事,此事对鄂州、对荆湖有何意义,倘若在座的叔公、叔伯都看不清楚,还一个个打着小算盘,又如何叫鄂州府民众信服?自虏兵第一次南寇,之后大越不知道有多少健儿舍身赴国难,各家却还在大肆兼并田宅,这已是不义。萱儿已无意再去说什么大道理,但请各家把虏兵第一次南寇之后所兼购的田宅都拿出来,与楚山共存亡,我想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众人听王萱如此说,皆是一惊,愣怔朝王文冲看去。

第一次北征伐燕过后,王禀归京出任参政知事,王氏一族虽说没有谁得到提携任官,但在地方上却是彻底的风生水起起来;王番到荆湖北路出任兵马都部署,在地方的直接影响力更强了,也不避嫌,提拔了一批王氏子弟任吏。

这六七年间,王氏一族在汉川、江夏乃至黄陂等地的扩张最为迅速,先将商栈铺院开设到江夏、黄陂等地,继而大肆兼并田宅。

倘若将各家天宣末年以来所兼购的田宅都拿出来进行处置,价值就远不止一两千贯这个数了。

“……大侄女,你这未必太强人所难了吧,你这不是要把各家的根都刨出来倒贴楚山?”未等王文冲表态,就有人不满的站出来指责道。

“萱儿令九叔为难了吗?”王萱说道,“在座还有谁觉得萱儿太强人所难了,今日都可以从王氏析族出去。你们守着田宅不放手,要做这守财奴,萱儿断不敢强迫,但以往做过什么不义之事被官府追究,也请不要拿王氏的名头抬出来抵挡。汴梁沦陷时,有一批荆湖籍的官员降敌,他们在鄂州的田宅被迫大肆贱卖或直接被吞没,据萱儿所知,九叔也是吃到肥肉的。要是萱儿记得不错,应该是鸿胪少监黄文裕在黄陂县城的那座庄子。那座庄子有水田两千二百余亩、水磨房一座,并有桑树四百余株,日常有六十多家客户耕种——却不知怎的,九叔明明建继二年才到黄陂县任事,黄陂县户册却隶那座庄子早在天宣三年就转到九叔名下了。爹爹公务在身,无暇去管太多事,但大义灭亲这种事,萱儿是绝不惮代劳的……”

那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听王萱威胁的话,气得直发抖,额头青筋都微微抽搐起来。

“德钧,你坐下来,大敌当前,容不得我们缩头缩尾!”王文冲伸手拽了王德钧的袖口一下,朝他瞪了一眼,令他坐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