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你该谢我赏你一口饭吃(第3/5页)

“我那个朋友吧,说起深成集团一肚子的怨气,不过也确实,这家企业的规定挺奇葩的,与其说不近人情,不如说……打击报复?”

孙赶超、肖国庆等人给他说懵了。

“啥意思啊?”

“我那朋友毕业于清华大学,几次给深成集团投简历都给人事拒绝了,他想不明白,自己专业对口,经验丰富,要求也不高,怎么就竞争不过那些条件比他差的人,后来请人事主管吃饭,把对方灌醉了才了解到一个让他很恼火的潜规则——深成集团旗下企业不准录用清华大学毕业生,据说是集团总裁下的死命令。清华大学,国内顶尖学府啊,能从那里毕业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居然被如此对待,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是的,在外人看来这挺有意思的,但是对于那些清华大学毕业生嘛,气愤的很,可是你又没辙,毕竟人家是私营企业,设置怎样的招工条件是别人的自由。

……

1994年的春节就这么过去了。

孙赶超、肖国庆、唐向阳、吴倩等人又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与生活中,要么想着多赚点钱给儿子攒学费,要么把大门看得死死的,连块木头都不让工人从厂里带出去,要么把酒店房间里客人没用的洗浴用品拿到集市上卖赚零花钱。

曹德宝一直在等,等时机成熟。

果然,半年后福成VCD的广告出现在央视各频道,开始对观众们进行信息轰炸。

秋去冬来,曹德宝去了一趟北京,在新街口音像城问了一圈人,发现VCD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因为机子太贵,几千块的价格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所以只能去富家亲戚或者朋友那里蹭看。

得到一手资讯后,他回了趟东北,从银行里取出买断酱油厂工龄时发的养老金准备南下淘金,为此还跟乔春燕打了一架。不过最终还是他赢了,12月初带着钱抵达深圳。当初得知周秉昆创办吉膳堂后,他为了证明自己一点不差跑去销售科搞业务,平时也接触过不少南方来的老板,推杯换盏,吃喝玩乐间也摸到几分跟南方人打交道的窍门,一来二去还真给他找到了由生产镭射影碟转做VCD光盘的黑商,购进一批盗版电影和卡拉OK光盘。

以当下的生产工艺,制作一张VCD碟片成本是多少?15块!两张也就30块钱,搬运到广州能卖多少钱?90块-100块,搬运到北京呢?更贵!能够达到150块-180块。

就这样,曹德宝背着一麻袋VCD光盘北上,一趟下来就赚了近万元人民币。

他认为自己的春天来了,连春节都没回家过,就在深圳、广州、北京奔波,四五个月时间赚了差不多10万块。

10万块在当时什么概念?

1995年吉春市的商品房才1700多一平,这些钱都能买一套小两居了。

又过了两个月,行情开始变差,以往两张碟片倒腾到北京能赚100块,干这行的人多了,利润下降到二三十,大包小包一趟下来都没从前一半多,于是觉得形势变了的曹德宝回到吉春,拿出一部分钱贷款买了房,至于剩下的三万块钱……他带着去了广州。

VCD光碟的利润很低了,但是连续干了半年多,他拿到了许多一手资料,比如那些靠着回收二手CD机,拆掉外壳加装解码板,再套个新壳子装作新机贩卖的生意,这玩意儿就是市场上说的杂牌机,兼容性不好,纠错能力也差,不过对比那些进口机和大品牌的国产机利润高啊,成本不到三百,卖出去一千七八。

跟盗版VCD碟片的进货渠道不一样,杂牌机比较难搞,不过他运气好,通过中间人结识了一位吉春老乡,就是做这个的,而且他还掌握了一个线索,吉春老乡除了是组装黑作坊的老板,还是福成电器公司的生产科副科长,福成电器公司正是向市场推广VCD的创始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