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热议(第3/6页)

小太监从殿里头出来,笑得极为热情,说皇上宣他进去。

顾璋没注意到,平时小太监的说法是,皇上这会儿正空闲,您来得正好之类的。

顾璋整了整衣冠,这才昂首挺胸地步入殿内,他才不会承认自己是来躲人的,他分明是来汇报好消息的!

“瑶光来得正好。”明盛帝语气中含着微不可查的笑意:“正巧朕这儿有人找你。”

顾璋气势十足的步子顿住。

他抬眼望去,燕先竹、盛正业、戎景山、萧裕、大理寺的黄寺承……都在!

一群人的目光都朝他投过来,齐齐停在他身上。

顾璋:!!!

怎么都在?!

什么意思?!

总不能都是来告状的吧?除了他还有谁脸皮这么厚?

这段时间顾璋不是在家里边回忆边写《高等算学(户部特供版)》,就是东跑跑,西逛逛,找人求文章,看起来像是在做学问的样子。

他们许多人都在心里想:顾璋这个臭小子是不是又准备搞事?但他们写的文章都严谨,应当不会出问题。

他们还谨慎地再三确定。

顾璋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日后指不定您还想再写文章登报。”那小子还睁着那双乌亮乌亮的眼睛,一脸正直淳朴的表情看他们,实在是再自信明媚不过的少年郎了!

他们信了,还有些期待顾璋这小子能弄出个什么来?不过被忽悠的热乎劲儿过去,还是隐隐觉得不对劲,顾璋是那种安安静静老实做事的人吗?

上门笑得那么灿烂,又乖又讨巧,是顾璋能做出来的事?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萧裕咬着后槽牙道:“你小子上门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分明四平八稳地按照臭小子“名人堂”的要求,写了个自己欣赏的蜀汉名将,为了避免顾璋作妖,他还尽力夸赞,不谈分毫别的。

怎知今日就听到有小童在喊:“震惊!官居三品的萧大人心中最重要的男人竟然是他!”

萧裕一直都为自己当年去宁都当钦差,结识顾璋,有魄力地做了决定自豪,如今看来,只恨自己当初不该那么欣赏这厮,还表现的那么亲近就好了!

专门坑熟人!

“萧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怎么能说各位前辈和大儒们是鸡呢!”

众人:“……”

萧裕:!!!

有这么聊天的吗?

顾璋见他们面前都有一份报纸,凑到他未来祖父面前,伸手指着报纸上最下面那一小条,喊冤道:“整张报纸,我只写了这么几个字,剩余所有文章都不是我写的,怎么能来找我?冤有头债有主!”

谁写的找谁去啊!

燕先竹十分不仗义地大义灭亲道:“主意是你出的,人是你找的,版面是你排的,宣传也是你授意的,不找你找谁?”

要说案件在百姓中最为热闹,那么户部尚书盛正业和戎锐的“针锋相对”“互相揭短”则是朝堂中、关心时政的读书人中最热闹的事情。

戎锐向来针砭时弊,顾璋请他写一篇有关前些时日户部改革的事情,他大马金刀挥笔就是一篇,用词犀利,文风锋锐。

其实单看也没太大问题,不仅把关键问题一一点明,又恰到好处地收了尖锐的刀锋,只会让人感叹:“戎公风采不输当年。”

可偏偏顾璋把户部尚书盛正业的文章,工整对仗地放到另一边,一左一右,还都是谈户部的文章!

盛正业又好面子,还是现任户部尚书,故而写得比较圆滑,一边粉饰太平的说前头户部的功绩,一边说现在户部大刀阔斧的改革,顺便再展望一下未来,说得人觉得户部好、户部妙、户部呱呱叫!

单看他这一篇文章,其实也没问题,还能让普通人更了解,户部到底都做了什么,在整个国家运转中起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