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空降部队(第2/2页)

但是战士们却不这么看,他们马上就认准了这空降兵是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于是等到正式征召时就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拦都拦不住。

其实这时这可折叠枪托的连发步枪甚至都还没有生产出来。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王学新要做的只是派人给苏欣送去一个钢制可折叠枪托的图纸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其它零件完全一样只是把木制固定枪托替换掉,所以这生产起来几乎没有难度,除了多费一些铁增加了成本。

据说苏欣在看到王学新这图纸时还赞了声:“枪托这么一折叠用于空降兵就方便多了,狭窄的机舱里不致于碰来碰去,跳伞时也不会因为步枪太长导致负伤!这个小东北,怎么脑子里啥都有!”

苏欣当然不知道这对王学新而言只是常识。

对于现代人的王学新当然不可能犯鬼子空降兵一样的错误带着武士刀背着三八大盖跳伞……这被他们称作“不能妥协的传统”在战场上相当于让一部分官兵自杀。

钢盔也是王学新设计的。

其实不能说是王学新设计,王学新这只是造着我军65式伞兵盔的样子画的。

65式伞兵盔,造型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结构简单易生产,是未来华夏较为经典服役时间很长的一款装备。

在这方面王学新认为合适才是最好的。

如果更先进一些的头盔,八路军马上就面临生产困难、材料不过关等问题。

结果空降兵的组建超乎想像的顺利,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就从各地征召到两千余名精锐。

当然,这些“精锐”只能打上引号。

因为他们对空降作战一无所知,不管是战略战术还是跳伞经验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从指挥官到士兵都需要培养,这难度比起组建一支机械化部队有过之无不及。

不过王学新相信,在战争的压力和需求下,他们很快就会成长为一支合格的空降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