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其光,同其尘,命盘终显(第2/4页)

“纪九郎,你可要为殿下尽心办事。

天京城里年年都有横空出世的少年天骄,但不是谁都能踏过东宫的门槛。

切记,莫要辜负,殿下的期望。”

太子妃看似嘴角微翘,笑意盈盈,颇为和气。

可那双凤眸之中,分明有冷意一闪而过。

“谨记太子妃的教诲。”

纪渊身姿挺拔,平静以对。

他心里有数,凉国公杨洪乃是这位太子妃的舅舅。

由于杨榷之死,加上亲族恩怨,一直都对自己颇有微词。

只不过,太子妃出身大族,晓得规矩利害,更知道后宫干政的禁忌。

因此从未跟白含章吹过枕边风。

当然,以这位太子监国二十年的深沉性情。

即便枕边人当真讲了什么谗言,也是自有主张,未必全盘接纳。

“看在本宫的份上,太子妃所说的那些话,不要放在心上。

她虽然耳根子软,很容易就被娘家骗得团团转,

但多少懂得些分寸,不会真的做出什么动作。”

目送太子妃离开暖阁,白含章双手负后,眉宇间罕见透出一缕疲累之色。

“微臣不敢。”

纪渊退后半步,拱手回道。

“你这人的性情,本宫清楚得很。

为云鹰缇骑时就敢杀上官,顶撞官位大你两级的孟长河,更在西山围场除去凉国公义子杨休。

其中搭上人命的那两桩,尽管把首尾料理干净,可有些事不需要什么确凿证据,大家都心知肚明。”

白含章摇了摇头,淡然笑道:

“这也是本宫相中你的原因之一。天下的武者无不是胸怀利器,杀心自起。

但他们的杀心,往往多对弱者、手无寸铁之人,

少有敢跟强者、位高权重之辈挥刀。

你当初不因为凉国公权倾朝野,就在西山围场心生退意。

所以,本宫也不因为你只是臣子,便把太子妃对你的敲打当成理所当然。

这一次,纪九郎,当给我一份薄面,莫要在意了。”

纪渊似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无奈一笑,点头称是。

他时常会想,究竟是【外圣内王】、【受命于天】、【万民之主】这三道金色命数的加持影响。

亦或者是白含章本身的性情磊落,自有明君气度,让人敬服?

不然,怎么每次见面,自己都会有种被折服的钦佩之感。

平心而论,这位令人如沐春风的东宫储君。

实乃纪渊两世以来,所见过最坦荡、亦最真诚的身居高位者!

“听殿下刚才所言,太子妃莫不是有喜了?”

纪渊心念急转,岔开话题,轻声问道。

“没错,太医年前诊断出来的喜脉。”

白含章踱步坐回桌前,夹了一筷子的清淡小菜放入碗中。

“此事,本宫还未通传朝堂。

不过那些消息灵通的武勋贵胄,估计都已知道了。

也算一桩好事吧,储君无嗣,本就容易招致群臣的非议与担忧。

倘若太子妃怀的是个男孩,景朝便等于有了皇太孙,母后……亦能一解忧色,开怀个三五日。”

纪渊同样相对而坐,但并未夹菜品尝,而是倒了一杯酒,自斟自饮。

“那殿下呢?殿下自己怎么想?”

白含章细嚼慢咽,似是咂摸滋味,语气平淡道:

“有了血亲骨肉,本宫当然也高兴。

怎么?纪九郎,你这样问,换成别人可要被治罪的。”

纪渊冒着僭越风险,抬头注视这位太子殿下。

却见那张面庞上分明殊无喜意,反而显得沉静如平湖。

“说起来,你我第一次相见,是在北镇抚司衙门。

你当时直言自己有一双灵眼,本宫让你为我一观气数。

咱们如今也算相熟,不妨交个底?讲讲本宫的气数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