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4页)

但是十三阿哥那边还太小了,可能会闹着娘娘……刘嬷嬷皱起眉头,如果将十三阿哥交给章佳庶妃,就是平白无故让章佳庶妃得了十三阿哥亲近的机会,可娘娘才是十三阿哥的额娘,到时十三阿哥不亲近娘娘了怎么办。

一时半会还想不到好的主意,刘嬷嬷寻思着得找个时间同娘娘说起这事了,娘娘主意肯定比她多。

等了一会儿,两个娃娃总算闹够了,章佳庶妃也将十三阿哥归还给芷嫣了。

奶嬷嬷各自哄着三个孩子回了房间,芷嫣轻轻敲了一下桌面,有几分踌躇,话说回来,她这胎的时间与大福晋的时间太相近了,也不知道肚子里的孩子会先一步出来,还是到时顶着一副比侄子侄女更小的年纪摸着人家的头说“乖”。

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

三月,芷嫣刚将自己怀有身孕的事同家里人说明,皇上非常高兴她又怀了孩子一事,给她赏下了诸多银两和赏赐,她寻思着自己在宫里用不上这么多银两,兴许在外边开更多店面能用得上呢。

娘家人的反应也很正常,就是十分高兴她又得一个小阿哥或是小公主的模样,只是在话里话外还参杂了些别的东西。

似是非常感激宫里的小主让皇上给了一个好前途给博启?

芷嫣后知后觉皇上可能顺手提拔了一下她的娘家人,至于为何是博启,那不很简单吗,这是她的嫡亲兄弟,而且皇上偏心太子,也应当会偏心同时嫡子出身的人。

当然她弟弟考了这么多年都没考出一个好成绩,兴许天赋不在四书五经上呢,芷嫣也不是非要给她弟弟说好话,只是如果同母所出的族人要是撑不起乌雅家,她额娘要怎么办,总不能倚仗庶子出身的大哥吧。

大哥的生母都还在世间好好活着呢,她怎么可能放心将额娘交给一个没有多少感情的人照顾,说来说去还是亲兄弟好。

她且看看,博启被皇上顺手提拔上了正五品的三等侍卫,不过她记得这是上三旗的八旗子弟才能坐到的位子吗,咳,亲戚关系也是一门艺术,左右受益的又不是别人家的人。

对于皇上而言这也不是头一遭破例的事,她记得皇上的奶嬷嬷夫家的人是包衣出身,但也照样得了三等侍卫的身份。

如此看来她倒是不必慌乱,而且博启应该是在武艺方面有些长进的,不然也不会被皇上提拔到这个位置上,有一说一,皇上有时候还是挺严谨的。

想起这位弟弟曾经在文学方面下苦功夫,到头来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芷嫣忍不住想笑了。

作者有话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