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胤祉生养的阿哥确实多,但是夭折的夭折,仅仅三个儿子养住了,其他的没得没,简直像极了家宅不宁导致的,但胤禛这儿就大不一样了,生养的儿女每个都养住了。

要知道这子嗣少确实是弊端,是极大的弊端,他儿子多都只能在零星几个阿哥中选人,儿子少的就不用说了。

康熙怀疑自己一旦传位给其中一个阿哥后,可能会眼睁睁看着对方选无可选,直接选了一个败家子或是浪荡子继承皇位的事实,这样就算他儿子再能耐,也拼不过不孝孙的挥霍,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孙子辈也在他的考量中。

且不说这些已经长成了的阿哥储位较量一事,他自己已经感受到那种岁月逝去的滋味了,一辈子居高临下,看透这世间的冷暖人心,但还是没法将寿命延续得更长,在很多事情上,他变得有心无力,唤太医过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他真的是越来越喜欢到永和宫了,永和宫总有一种他喜欢的人间气息让他停留,或许那种气息不是他想象出来的,而是确切的,就好像多年前他从芷嫣身上感受到的自在的灵气。

但是现在这层灵气好似被这深宫深深束缚住了。

康熙叹了一口气,在永和宫给他留灯的一个夜晚突然想通了一些事。

他年纪也不小了,大清的下一代继承人却只能往排行前面的阿哥中选,只因为后面长成的阿哥压不住前面的阿哥。

但是等他驾崩后,这留下来的继承人便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置一些事了,毕竟他的孙子都快成家立业了,新旧一代更替的不太顺利,年龄也是个问题,让继承人年纪太大时继承位置也不太行。

康熙像是明白了一些事,也不明白一些事。

就像他现在舍不下权力,也舍不下永和宫的旧人。

他对女色已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就是割舍不下一些陪伴他多年的人。

或许也有法子能两全其美吧。

康熙转身走人,并不打算留宿永和宫了,梁九功不明所以,“皇上,贵妃娘娘还在等着您呢。”

“夜深了,让她早点入睡吧。”

康熙在那一瞬间想到的无非是数十年的相伴,不是夫妻胜似夫妻了。

……

对于芷嫣来说,皇上来不来都是一时兴起之事,就好比她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侍寝了,皇上还是一如既往留在她寝宫里过夜,像是还念着旧时的情面,也像是只对她一人这么做,经常有一种让她误会的感觉在。

至于皇上昨晚不来,就是正常的表现了,不会让她误会。

对于年轻时留下来的旧人,皇上总会仁慈一些,大阿哥诅咒太子一事东窗事发后,皇上也没有将惠妃的地位给罢免下来,仅仅是让她在宫里闭门思过罢了,孩子罪过祸不及生母。

由此可见,皇上心里还是念着旧情的,只是这种旧情不足以让他留恋,所以就成了这种看似仁慈实际无心的画面,所以她从来都不对皇上真正动心过,少有的情话也是看在他是孩子阿玛,她夫君的情况下说的,里面真情寥寥无几。

同理而言,她相信皇上也只是眷恋她的颜色的同时随口说出来的情话罢了,这种话皇上一定和许许多多的人说过,像是年轻时娇艳的像朵花儿的宜妃,又或是早年娇憨的佟贵妃,皇上都对她们宠爱过,也喜欢极了她们。

但她有一天真的面临皇上对她说的想封她为皇贵妃的话语时,她心里一动,有种立马答应下来的冲动。

只是多年的谨慎让她没失分寸,“皇上是在说笑吧,妾身是满洲旗包衣的出身,即便后来被皇上抬旗为满洲正黄旗了,最高也只能成为皇上的贵妃,皇上想封妾身为皇贵妃,怕是皇室宗亲朝廷重臣都在反对吧。”

“你知道那对朕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的,自始至终陪伴朕的就只有一个人罢了,朕想要你站在更高的位置,将来能和朕入帝陵合葬。”康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