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划江而治,明献帝变明高宗如何?(第2/4页)

如此,朝廷便能将朱三太子和耿精忠的实力牢牢钉死在江宁、太平、池州一线了!”

康熙听陈廷敬把话说完,已经是麻颜大悦了。

陈廷敬的计策听上去蛮靠谱的!

而他这一麻颜大悦,底下的满大人们也都不骂人了……毕竟他们也没什么更好的主意。

索额图还第一个替陈廷敬捧场叫了好,而且还给加了一点料儿,把陈廷敬留着没说的话都给说了——这个献策之功挺大的,陈廷敬一个汉人怎么敢独享?

只见索额图挑起大拇哥,笑着道:“高!实在是高啊!皇上,奴才觉得陈廷敬的法子真是太高了!

奴才是知道金陵附近的地形的,这金陵是依傍水的地形,虽然有险可依,却不容易经营。因为金陵有水,但是沿岸过于平坦,处处都能登岸。金陵有山,但是金陵的山却没有形成环形,而是分列金陵左右,中间门户大开。如果守在金陵的朱三、耿精忠不能花大气力去经营金陵,那么金陵周围的险要非但不能为他们所用,反而可以成为朝廷大军围困金陵的凭借。

奴才建议,朝廷可以令安亲王先屯兵镇江、扬州,摆出一副准备收拢江南各处兵马北撤的姿态,然后再趁着朱三、耿精忠专心上游的机会,发大兵沿着长江和宝华山、五洲山之间的通道西进,然后伺机在栖霞山一带构筑大营!”

“好!”经过索额图一番补充,康熙终于可以叫上好了,“只要这个栖霞山大营在,金陵的朱三、耿精忠就会如鲠在喉,难以施展!与此同时,咱们还可以随时撤防九江,放李自成这头猛虎东下!”

康熙笑了笑,又给补充了一条:“如果朱三太子能当个明高宗,那他身边是不是还缺个秦桧?你们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

“皇上,”翰林学士熊赐履马上就顺着康熙的思路想到两个候补秦桧了,“臣知道两人身在金陵,心在大清,一定可以当好朱三太子的秦桧。”

“是谁?”康熙问。

“翰林编修李光地和陈梦雷!”

康熙点了点头:“朕认识他们俩,的确很像秦桧!”

李光地和陈梦雷听到这个评价,也不知道会不会深感皇恩浩荡?

“那谁可以去当江南宣谕使?”康熙又问。

索额图道:“皇上,奴才建议就让明珠走一遭吧……反正他这会儿还在扬州,他对金陵那边也熟悉,而且他和李光地、陈梦雷好像也挺熟的。”

康熙想了想,点点头道:“说得也是……就让明珠当江南宣谕使吧!另外,再给明珠一个漕运总督吧,让他把总督衙门搬去扬州,以后他去江南办事就方便了。”

索额图舒了口气,这下好了,再没明珠这个对头和他争权夺利了!

以后这个明珠啊,就老老实实在扬州呆着,就和金陵的那两个“秦桧”还有明高宗他们去周旋吧!

……

南京,阅江楼。

当康熙等人商量着要让“明献帝”朱三太子当一回“明高宗”的时候,这位朱慈炯正带着一群臣子站在阅江楼上看……看着浩浩荡荡,顺江而下的清军!

岳乐已经领着他的荆州旗军和旗军家眷以及一部分被收拢到荆州的绿营兵,还有湖广地方的官场难民,拢共七八万人,乘坐着上千条强征来的民船和几十条战船、官船,一路东下到达南京附近的江面了。

虽然岳乐和他的军队只是过路的,但是朱三太子还是挺紧张的,就怕那些个清兵一时想不开来找他的麻烦——他的明献帝可当得正有滋味呢!

所以一听说清兵路过,连和后宫的小姐姐们学外语、练撂跤的心情都没了,马上就召集了手下的官员,一起登上那个名叫阅江楼,实际上只有一个石头基座的位于狮子山上的高台演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