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吴三桂,额奉诏讨汝!李自成,我奉先帝遗诏讨汝!(第3/4页)

这个时候,吴三桂看见吴小艽的脸色突然紧张起来了,笑着问:“小艽,你放心吧,爷爷用兵的本事可比李自成强多了,无论他怎么拆东墙补西墙,湖广都得姓吴!”

“爷爷,孙女不是担心您打不过李自成,而是担心西安、南京那两头出状况……康王杰书一定会率领九江、安庆的大军东进。而荆州之战一旦旷日持久,北方的清廷也会知道,到时候南阳可就……”

吴三桂哈哈大笑了起来,也打断了吴小艽的话,“走吧,咱们去看看李自成的大军是什么样的?”

……

有点出乎吴三桂的预料,李自成的大军……很水!

是真正的水军!

吴三桂留下五千人看守当阳、荆门州、虎牙关后,领着两万五千人继续东进,在荆门州东南,汉水边上的内方山一带遇到了李自成的水军。

而李自成早就知道他要来——李自成虽然只有一只眼,但并不瞎,当然能瞧见吴家军点燃的烽火。

看到烽火,李自成当然知道自己搭“顺风船”(顺风行的船)北上偷袭襄阳的事儿没成……这事儿本来就很难成,双方都是属狐狸的,貌似吴三桂这只狐狸还更精一点儿,哪儿那么容易被偷袭?

不过李自成也不慌,他也是制定了多套方案的。

既然吴三桂知道他要来,那他就在汉水北岸的臼口下了水陆两寨,等吴三桂来。

而臼口这里也挺要紧的,此处和内方山隔水相望,附近还有个三岔河口,有一条汉水的支流竹陂河直通荆门州城和虎牙关。

所以李自成只要占住臼口,吴三桂就不得不跟过来对峙。要不然李自成无论北上去拿襄阳,还是就近打荆门,他都得要坏事。

而吴三桂要打臼口,就得想办法渡汉水……可是他的水军偏偏比不上李自成的水军。

办水军这事儿可复杂了,还不仅仅是造个船,练点水兵的事儿。还得有合适的地方建水军据点!

现在长江中段这一块的岳州、汉阳、武昌都被李自成卡着。吴三桂控制的长江中游、汉水、湘江,洞庭湖等水域就给分割开来了。

他要在这几片水域用兵,就得分别组建水师。那怎么可能?吴三桂手下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水军人才!

而李自成的水军则可以沿着长江汉水到处活动。

另外,控制着长江主干道的李自成也容易招揽水手,取得船只。办水师的条件比吴三桂强了不知道多少。

这下可有点出人意料了!

原本应该骑在马背上到处游走的流寇,现在变成了临江水战的水贼……

而原本没有把水战太当回事的吴三桂,却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拿了曹孟德的剧本……这个汉水看着也不宽,但是对面摆出一百来条桨帆“大战船”(其实就是运粮船加一圈木盾、长桨,再架上从广东买来的斑鸠脚火枪),他这个“吴孟德”就无计可施了。

站在内方山脚下临时构筑的营垒高处,吴三桂举着望远镜看着对面闯军的水军营寨,看着那面既熟悉、又陌生的“闯”字大旗,看见对面战船上、营垒中当值的白帽青衣的闯军,吴三桂一时也有点不会了……原来以为李自成的人那么多年不打仗,肯定不会了。

结果那个不会的,居然是吴三桂自己!

这可有点尴尬了!

正尴尬的时候,对面突然有一条两千料的大船,在几十支长桨的驱动下,破开汉水江门,向吴三桂这边开过来了。

守在吴三桂身边的亲兵们一下就紧张起来了,刚想护着吴三桂逃走,对面那条大船上就响起了几个或十几个陕西口音的大嗓门汇合成的呼喊声音:“对面可是吴三桂?额是李自成!吴三桂,你怎么放着胡虏不去讨伐,而跑来围攻荆州、岳州了?你莫非又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