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投明状!(第3/4页)

而且敌人……什么时候才会来?

而黄河自崇祯年间开始就动不动要决口一次,小的决口那是年年都有,大的决口那是几年一次。

所以修徐州的工程,那是绝对没有偷工减料一说,只有加工加料——好不容易当上知府、总兵,可别大水一来城塌了人淹死了,这多少银子都白贪了。

而且徐州被水淹根本不是偶然事件……

除了城池特别坚固,徐州城的地形也非常险要,北面、东面直接就是黄河!根本没法展开部队,南面是云龙山、云龙湖,部队一样展不开。只有西面是平地,可以展开部队。但是西面的平地也在黄河脚下,不攻占黄河堤坝,谁也不敢临河扎营。

可攻占河堤……万一敌人先下手扒了大坝可怎么办?

所以这个徐州城绝对是李中山这个攻城专家都看到头疼的城堡!

这都不是打不打得下来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法打的问题!

而对于守着徐州的总兵尚可教,知府年遐龄而言,徐州城就是他们在乱世当中建功立业的本钱!

只要他们守着徐州,那么进可以为大清建功立业,退则可以在未来的新朝当中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不过要让他们马上在明清之间做个选择题,他们肯定还是会选大清的。

毕竟他俩都是打小就留辫子当旗人的,早就把大清当成自家的国了,而且他们的家眷也都被摄政王福全扣在了北京城。

如果他们敢反叛,那可立马就得当孤家寡人了!

另外,现在的大明看上去也不像很快就要席卷天下的样子……南京城都快被岳乐、杰书的兵围困严实了。这将来的天下,说不定会姓吴吧?

所以当他们俩得知大明北王刘进忠的王妃尚淑英来求见,都感到非常纠结。

这个尚淑英应该是来劝降的!

可投降大明他们不甘心也不愿意啊!

降了大明,家里人都没了,他俩就只能相依为命了。而且降明以后就完了吗?不一定啊!回头南京被岳乐打破,大清兵反攻淮西,那王大头、刘进忠多半得去投靠吴三桂。到时候他俩又得投降一次!

这算咋回事儿?

倒不是他们不好意思当三臣,而是吴三桂早就给他们写了劝降信……你直接投吴三桂不乐意,非得让王大头领着投?

投降都不会吗?

另外,你自己投吴三桂和跟着王大头投吴三桂,这个待遇他能一样吗?

所以他俩现在要投大明,那可真是最糟糕的选项,还不如先死守徐州看看情况呢!

但是因为来的是尚淑英,他们也不能不接待,尚可教和尚可喜虽然不是兄弟,但毕竟都姓尚,还是老乡,以为天下太平的时候,这个马屁也没少拍。

现在怎么可以翻脸不认人?

所以他俩就很客气地将尚淑英请进了徐州知府衙门的后花园里面的花厅,然后向这位续顺公府太夫人和平南王府的格格行礼请安。

“给格格请按。”

“拜见格格。”

看见眼前两个大清高官给自己打千请安,尚淑英也显得有点感慨,“还请什么安?好端端的平南王府、续顺公府,现在都没了……”

说到这里,她的鼻子一酸,眼泪都下来了。

“格格,您也别难过了。”尚可教道,“您现在不又是北王妃了?”

年遐龄也道:“格格,乱世之中……这也是难免的,现在俺答公跟了东王,将来也是前途无量。”

尚淑英一声叹息:“将来……得天下的未必是朱三太子,兴许是吴西王呢?而且进忠的北王也是很不实在的,且不说李自成和西王,便是南王、东王、翼王,也都有各自的藩地,但是北王没有地盘。”

“北王不是有潮州吗?”尚可教问。

尚淑英摇摇头:“潮州……早就被李辅臣控制了!李辅臣雄踞两广,拥兵十万,进可四分天下,退可永镇天南,怎么容得下北王和他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