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吴玄烨留辫不留头!(第4/4页)

莫洛、陈廷敬和于成龙都一愣,康熙咬了咬牙,大声对外面的小桂子道:“小桂子,马上派人召集诸将……朕要和他们一同出迎!”

出迎?莫洛、陈廷敬和于成龙心想:迎战吗?看来皇上还是挺勇的,没有被吴三桂打怕!

……

“大明西王令旨,请清主吴玄烨出来接旨!”

潼关城下,随着马宝的一声大吼,莫洛、陈廷敬、于成龙,还有其他所有跟随康熙一起出迎的西路旗军的兵将,全都向康熙所在的方向望去。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已经知道“清主吴玄烨”是谁?

这是在不久之前刚刚签订的《长安盟约》当中,吴三桂方面给康熙赐了“吴”姓之后的康熙皇帝的全名儿……康熙现在就是吴玄烨了!

虽然康熙签了《长安盟约》,也对吴三桂的赐姓表示感谢——现在吴三桂是君,康熙是臣,君给臣赐姓是极大的荣耀!康熙当然要感谢了。不过他的面子上还是有点挂不住,所以这个“吴”姓不是常用姓,康熙的常用姓还是爱新觉罗。

但是现在马宝带着万余骑从华阴过来,还带着吴三桂的令旨,点名要见“吴玄烨”,康熙能不答应一声吗?

“玄烨在此……”康熙只好硬着头皮回答。

“什么?”马宝显得很不满意,“吴玄烨,你是不是漏了什么?”

“臣……吴玄烨在此!”康熙咬着牙纠正了一下。

这下刚来的莫洛、陈廷敬、于成龙都惊呆了!

康熙咋就变成“臣吴玄烨”了?

而康熙这时也顾不得臣子心中的失望,他只能努力坚守底线——不能跪迎吴三桂的令旨,也不能离开侍卫们的保护上前去接旨。

马宝看了一眼被康熙带出来镇场子的万余八旗兵——他们在潼关城下摆了个大方阵,骑着马被一群人簇拥着的康熙随时可以缩进去。

既然这个康熙不大好抓,马宝也就不考虑节外生枝了,不过他也不能完全让康熙如意,只见他笑着道:“大清主,额见你披挂整齐,上马下马不方便,就不正是传旨了……不过额还是要把令旨里面的内容和你说一下。”

说着他就张开喉咙道:“西王殿下说了,吴玄烨既然向他老人家称臣,就应该守他的规矩……西王对于男人大丈夫留小辫子的规矩是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吴玄烨,你要留哪样?”

“当然是头了!”康熙大松口气儿,“小桂子……帮朕把辫子剪了!”

其实这个辫子……对满洲人来说并不是剪不得的。满洲的规矩是“留发不留头”,蓄发是绝对不行的,但剃个大光头没什么不行的,总比连头带辫子一起剪了要强多了。

马宝一看康熙这态度,一下也挑不出毛病了,只好接着说:“西王说了,潼关这里所有的人都要剪辫子!当年多尔衮下令剃发易服,不知道害了多少人!西王今日要替他们讨回一点公道……谁敢留着辫子,就要割了脑袋!”

康熙的辫子已经被小桂子一刀割下来了,不过他脑袋还在,所以可以高高举起自己的辫子,大声道:“诸位臣工,诸位兵士,朕命你们马上剪辫……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