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吴不死,吴要为崇祯报仇!(第3/4页)

但是在明面上,咱们还是当吴三桂快要死了!”

……

长安,皇城。

吴三桂……现在就处于要死不死的状态!

反正除了吴应熊、吴应麒、吴国贵、吴世璠、吴世琮这五个吴三桂最核心团队成员外,别人都不知道吴三桂到底是马上要死,还是等会儿再死?

因为搞不清状况,所以吴周的朝臣们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来个什么玄武门之变!

不过怕归怕,朝还是要上,官总是要当的。

因为现在吴周家国江山好像蛮稳的。

大清那边因为一场兄弟内讧,现在正式把自己定位为“大辽第二”了,康熙最近都宣布搞两京巡幸制,设立头下军州了……再下去就该搞南北枢密院了!

而大明那边,现在还没统一东南……而且他们内部也挺分裂的,一群藩王、将军、中堂、领议政成天勾心斗角!他们的皇帝朱慈炯也不干正事,就知道研究吃喝玩乐,最好玩的是研究完了还写心得体会,登在《国士评》上!

有这样的皇帝,大明估计也就躺平在三分天下上面了。

既然如此,大周的官……也就开始香起来了。

这几个月,不断有大周境内的士大夫拿着大清的举人功名来换大周的文凭,然后到大周的吏部求官。

虽然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儒,但二等名儒也来了几个,其中就有达州唐甄,遂宁吕潜,新都费密,都是四川的大儒!

有了这些儒生的加盟,大周文官队伍也开始膨胀,地方治理也渐渐上了正轨。

看起来……哪怕吴三桂没了,吴应熊、吴应麒之间死一个,大周也还能混下去。

不过这个大周版的玄武门之变什么时候会来呢?天天等他们自相残杀,也够磨人的……毕竟枪子无眼,真打起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波及?

而今天,就在长安城中的朝臣们忧心忡忡地走进长安皇城之后,形势就有点不对头了——皇城的大门大白天的就关上了,而且还有大队的吴周禁军守住了城门、城墙!

这是什么意思?

难得玄武门之变已经发生了?

谁赢了?

底下的大臣们都开始提心吊胆了!

混官场嘛,站队是难免的。有资格不站队保持中立的,那必须是特别有实力或是特别有声望的存在。

而那些没资格中立的官,就必须在吴应熊、吴应麒之间站队……或被站队——那些官员的上司、举主或所在派系站了队,他们如果不划清界限,就自然站队了。

所以这个时候,看到情况不对,那可真是人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就怕站错了队……虽然站错队也不等于死路一条,但今后的官场蹉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在人群中寻找大佬了——吴应熊、吴应麒,还有不久之前刚刚回长安的吴国贵,大家肯定都是见不着,而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卫朴、方光琛、刘玄初、汪士荣这些人居然也不在!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卫朴、方光琛、刘玄初、汪士荣这些人,其实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吴三桂这次装病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知道他在装的也没几个人,所以这会儿人在长安的吴周集团中的二等心腹们,全都焦虑地等在吴三桂的寝殿外面,自觉站成两排——支持吴应熊的一排,支持吴应麒的一排,心里头全是七上八下,就怕自己支持的那一位已经被人给暗害了。

突然,吴三桂寝殿大门开了,然后……就看见吴国贵从里面钻了出来。

大家伙都一起看他的双手——看看有没有提着脑袋!

没有!

这是没有杀,还是杀了留全尸?

“我父皇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