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一场三皇大战共和将军吧!(第2/4页)

“皇爷,您太自谦了……您和忠王还是替一部分老百姓做了些事情的,光是武昌府境内,就有超过十万户贫苦农人分到了土地。而且您治下的官吏也被管束得极好,不敢欺压百姓。老百姓记着您的恩,自然愿意跟随了。”

说话的是黄植生他老爹黄老翰林。这老爷子年纪大了,也不当官了,就在武昌府城里养老,时不时到忠王府走动一下,陪着李自成追忆一下往昔峥嵘岁月,居然和这位大顺永昌天子交上了朋友。

对于忠王府在武昌府做了些什么,他老人家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个大明忠王府大概是当今天下唯一真正按照《天朝田亩制度》行事的政权了!

哪怕是在广州府,《天朝田亩制度》也只实行了一部分,并没有在全境推行——李中山在事业做大以后,也不愿意把那些愿意投靠自己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资本家往外推啊!

所以他的分田政策一是主要分增量——沿海迁界清出来的土地加上平南王府的藩庄,都算是增量。二是分存量的时候看人下菜,还尽可能给补偿。

而随着李中山统治的地盘越来越多,政权当中代表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官员、议政越来越多,《天朝田亩制度》也就没有实行了,渐渐就演变为了“国人田亩制度”,也就是只给服役满一段时间的士兵田庄和国人身分。有点类似于“老罗马”的公民权了。

而大明忠王府办事却比较实在,而且也更同情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没有增量可以分,就实实在在分存量,而且执行力也强——他们的地盘小,力量就集中,可以不依靠太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就能实行统治。所以那几个府都是忠王府直辖的,没有什么国人议政会。

这三年搞下来,大明忠王府在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安陆五府就搞出了许多死忠和死仇!

死仇中有人当了吴三桂的带路当,死忠当然要跟着李自成跑路了。

而且李自成也有地方可以退守。

忠王府政权可不是一个流寇政权,而是个地头蛇政权,不仅经营城市,还通过分田分地和府兵制把农村给经营起来了,而在武昌府城百里开外,位于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交汇之处的幕埠山脉,更是被忠王府一步步经营成自家的山寨了。

现在武昌府城守不了了,但忠王府还可以退到山里面去。

这一点,李自成当年纵横天下时就比不了。

当年北京不守了,燕山、太行山也去不了。关中平原守不住了,秦岭和陕北大山也进不去。襄阳不守了,也没法在鄂西陕南的山区立足,到了最后才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开辟了夔东山区的根据地。

虽然最后也没守住,但是终究坚持到了康熙年间,实属不易了。

而这一回,李自成、李来顺在“定都”武昌的同时,就已经把幕埠山当成退路在经营……山里面有大量的府兵田庄和山寨。位于幕埠山中心的九宫山,更是一老早就成了忠王府的行宫别院。

所以这会儿跟随李自成跑路的百姓,才有地方可去。

不过此时汉口城内的吴三桂,却不知道自己的老对头并不是要出远门,而是要堵在他家门外天天气他……这可是吴三桂今后的“一气”!

这一气可不是气一次,而是一直气一直气……

……

“哈哈……李自成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啊!想当初他就是从武昌府城跑出去诈死的,难道这次他还想诈死?”

汉口城中,吴三桂的行宫当中,大周天子听说李自成裹挟着不少百姓又跑路了,当时就大笑起来了。

吴三桂周围的一群文臣武将,也都乐开了花,压根没谁觉得李自成进山是去建立抗吴根据地的——李自成又不是土司,他是流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