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拉氏,恭亲王,八大臣和天可汗西征!(第3/4页)

“新三国”看起来还是能维持一些日子的,毕竟在“新三国”当中占有“曹魏”地位的是大明这个东南政权,历来起于东南的王朝要扫荡东北、西北,总不是那么方便。就算现在的大明已经可以肩线膛之枪,撵青铜之炮。但是马儿总得慢慢养起来吧?

所以吴周这个“蜀汉”还是有机会的……如果可以通过西征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天可汗之邦,还怕不能三国归周?

况且,现在吴周的情况,比历史上的“蜀汉”那可强了不少。现在貌似是一个关云长拿下襄阳、南阳之后,再被东吴偷了家,然后诸葛孔明一出祁山还成功了的“大蜀汉”,有了雍、凉、益三州,再加上河南尹和荆州的南阳郡,还有部分南郡地盘。哦,还有西域都护府的地盘。

这也是让当年的诸葛孔明有了这样的“大蜀汉”,《出师表》都得笑着写了。

而更让“大蜀汉”吴周的府兵和百姓们感到形势正在好转的,则是和这些胡商们一起来到“天可汗”居城的察合台汗国的汗……司马依汗!

司马依……司马懿,来投“大蜀汉”了!

“大蜀汉”要不兴旺发达,那还有天理吗?

“司马依汗……这个汗怎么复姓司马?难道是东晋司马家的后裔?”

“许是司马懿的子孙吧?大概是当年五胡乱天下的时候跑路去西域的。”

“可是我怎么听说这个司马依汗他是蒙古察合台汗国的汗,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

“那……就是孛尔只斤·司马依?这个名儿也是个吉兆啊!司马懿以礼来投,蜀汉焉能不兴?”

“对,对,是挺吉利的……看来这一次天可汗西征一定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

“就不知道现在的西域富不富了?”

“富不富的不知道,反正那西域的胡姬好像挺漂亮……”

看来吴周的基础现在还是有“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意思在的,哪怕在湖南、江西兵败,现在还是对西征充满期待的。这大概就是“虚君共和”和分田府兵给这个政权注入的活力吧?

上上下下都知道是为谁而战了,也知道打赢了以后他们能得到多少好处,更知道他们的“天可汗”吴世璠是不可能把好处都给眯了的。

底层活力满满,上层的将帅们也同样对于西征成功后的利益充满期待!

此刻就在吴世璠的皇宫当中,一个长得中西合璧的蒙古人,已经换上了一身大周亲王的蟒袍,坐在一个绣墩上,眉飞色舞地用一口生硬的汉话,向“天可汗”和吴丞相叙述着河中的辽阔、印度的富庶。

“……印度是世界上最富有,最繁华和人口最多的地区,没有之一!现在统治印度的埃米尔奥朗则布号称世界的征服者,他拥有数不尽的财富,每年从印度各地收取得贡赋多达三万万银卢比……大概相当于一万万两白银,真是太富有啦!如果天可汗可以迫使他缴纳贡赋,只要那么一点儿,您和我的女儿迪丽就能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一万万两……”吴世璠倒吸一口凉气儿,“真有那么多?”

的确是多!

世界第一!

现在大明、大清、大周三国的财政收入加一起,也就在五六千万上下,差不多只有印度的一半。

“当然,当然了!”司马依汗也是一脸的贪婪表情,“印度有一亿六千万,甚至可能有两亿人口!一个人交纳不到两个卢比,一年就能有三万万卢比了!而且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印度的耕地非常非常多……印度河和恒河沿岸有着非常辽阔的平原。印度东部的孟加拉尤其富庶,那是一块水土极为丰富的大平原啊!而且气候非常适合种地,一年可以收获三次!”

“哦,那不是和江南差不多?”吴丞相眼睛都红了,“那印度的兵力呢?强大吗?那个世界征服者听上去很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