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看,这才是武德充沛!(第3/4页)

短短几年,他们居然就建起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显然是精心规划过的,道路宽阔,建筑布局合理,而且大部分的房子修得虽然不豪华,但是也都坚固耐用,大量使用了之前在中国很少见到的红砖——红砖的烧造成本远低于青砖,但是红色墙体逾制,所以很少有人敢采用。但是共和大明不大讲究这些,成本又低又坚固的材料怎么可能不用?

正思绪潮涌的时候,飘扬着鸢尾花旗的皇家太阳号已经缓缓靠上了码头。码头上早有一些人在等候,那些身穿麒麟服,头戴乌纱帽,腰带上悬着腰刀,别着手枪的,不用说都是大明军方的人物。全都惊讶地看着巨大的法兰西兵船靠帮——这可是排水量2000多吨的大船啊,比大明最大的炮船大了一倍还多!

和这些军官站在一起的,还有不少穿着一色的文官服的家伙——根据大明现在实行的官服制度,武官的常服就是麒麟袍,根据颜色不同分辨官职大小。文官则着一色的官袍,也是依照颜色了分大小。

还有一些穿着军服的明军士兵站得笔直,在一个小军官的率领下,人人扛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列出三列横队——这是一个排队枪毙的标准队形!

能排出来,就说明大明的陆军还是有两下子的!

皇家太阳号的舰长是法兰西海军少将安尼-伊拉里翁·德·科唐坦,这位在法荷战争中建立了不少功勋,在原本的历史上还会在大同盟战争中建功立业,和他的一些同僚们一起为法兰西赢得其“并不常得的荣誉”(法兰西海军的胜利可比陆军胜利稀罕多了)的杰出海军将领,这会儿也穿着盛装,戴着假发登上了皇家太阳号的船艉楼。

他对眼前的军港、要塞、列队的军人也极为感兴趣。在他看来,大明这个国家和他的祖国法兰西一样,是在认真准备打仗的!

兵船才停下,几个熟练的法国水手就抛锚下缆,跳板也飞快地放下来。小巴普蒂斯特、莱布尼茨、席瓦尔、科唐坦四人,当下就鱼贯而下,走下船去。岸上的那几个穿着麒麟服的武官当中为首的一人,正是李中山的好兄弟李中正,和他并排的则是宝山这边的海居要塞镇守使于麒麟——他是于得水的儿子,本来不姓于,在别人家养着,后来于得水跟着李辅臣显贵了才接回来,回来后就塞进广东讲武堂,混了个一期。

不过他没有李中正那么能打,讲武堂毕业后就跟着李吉贞混,也没什么功劳,前两年听说大将军府下属的崇明岛海军学堂开业,他就又考了进去。这下可厉害了,等于讲武堂一起加上海兵一期,人家双一流,他双一期!所以年纪轻轻,看着还跟个孩子似的,就当上了要塞镇守使。

看见四个洋人从船上下来,于麒麟就上前一步,远远的抱歉拱手,用拉丁文说:“欢迎,欢迎你们来中国访问!”

四个洋人都能听懂,也都鞠躬还礼。而李中正和另外几个穿麒麟服的,也跟着一起抱拳。双方客套一番后,于麒麟又笑道:“一路风涛辛苦,大将军得安南八百里飞递,知道你们要来,就叫他的兄弟李总镇来宝山迎接,还让下官在高桥镇上为你们准备了休息的住所。你们先好好歇一阵,然后再换乘漕船去南京面见大将军。”

席瓦尔则开口用汉语对于麒麟道:“于镇守,我并不是法兰西国王的使臣,我代表的是大将军的老上司福大爷,我想尽快见到大将军!”

“福大爷?他是……”于麒麟愣了愣,一时没想起来。

旁边的李中正倒是记得福大爷是谁,脸色稍稍一变,就对席瓦尔道:“我知道了……不过无论如何,今天还是先在高桥镇上安顿一下吧,明儿一早,我就来接您一起先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