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老鹰旗,辫子军,这是真正的老罗马啊!(第2/4页)

对于这位妹夫一味迎合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幻想,不顾帝国江河日下的现实,强行发动25万大军去围攻维也纳的策略,这位法佐·穆斯塔法是非常担心的!

因为他深知外表看来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实际上有多虚弱,所谓的25万大军中,真正的战兵只有13.8万——这已经是竭尽全力拼凑出来的数目了!而在战兵当中装备精良的精锐只有区区5万切尼耶里。全军上下可用的火炮数量也不算多,仅仅只有150门上下,虽然口径都不小,但也难以摧毁维也纳坚固的城墙。

而维也纳城内的守军……根据最新得到的情报,达到了23000人左右。这个数目虽然远少于奥斯曼大军中的战兵13.8万人,但是依托城墙和大量的守城火炮,他们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如果攻城的奥斯曼大军不能速战速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教宗早晚会拼凑出人数众多的援军来拯救维也纳……如果不是神圣罗马帝国在之前的西属尼德兰战争中损失惨重,法佐·穆斯塔法帕夏都怀疑,久攻维也纳不克的奥斯曼大军已经被天主教联军给击败了!

不过随着速战速决的攻城战变成了遥遥无期的围城战,奥斯曼帝国和她的军队也在变得越来越危险……随着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已经有点顶不住了!25万大军的军饷和消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在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围攻维也纳的军队还可以在维也纳周围进行劫掠,以筹集部分供应。而到了现在,维也纳周围早就已经抢无可抢,所以的供应都必须从后方向前转运。

可是奥斯曼帝国本土的供应也非常紧张,因为大量的劳动力和牲口被用于战争,再加上小亚细亚遭遇干旱,使得君士坦丁尼耶的粮价一涨再涨,幸好罗刹国的福全斯基亲王这两年开办了一所第聂伯河-黑海贸易公司,将质优价廉的乌克兰小麦大量贩运到君士坦丁尼耶。

要不然为了凑够苏丹大军的口粮,君士坦丁尼耶搞不好就要闹饥荒了!

不过财政和后勤供应的崩溃只是一个危险,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威胁正在步步逼近——根据驻法兰西大使送来的可靠情报,波兰已经向神圣罗马帝国派出了援兵!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已经亲率大军向维也纳挺进了!

而罗刹国的摄政公主索非亚也正在积极考虑参战……只要教宗和皇帝能给她3000万佛里尔的军费,她马上就会向黑海进军!同时还会切断第聂伯河上的粮食贸易,禁止乌克兰小麦运往君士坦丁尼耶!

不过罗刹人的威胁应该只是为了坐地起价……在法佐·穆斯塔法帕夏给出了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报价后,整整150船的乌克兰小麦就已经运到君士坦丁尼耶来了。

而且,那位福全斯基亲王还向奥斯曼的大使表示:如果苏丹在维也纳战败,罗刹将会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并且进军右岸乌克兰……如果苏丹攻克维也纳,那么罗刹国就将坚守伊久姆防线,等待形势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对于这个表态,法佐·穆斯塔法还是比较相信的。苏丹如果打败了,右岸乌克兰肯定得放弃……那里并不是奥斯曼帝国牢固控制的地盘,而只是名义上服从苏丹的统治而已。所以罗刹国完全可以假模假样地宣战,然后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右岸乌克兰,事后还可以和奥斯曼帝国议和。

如果苏丹赢了……那可真要感谢真主!那罗刹国当然要待价而沽了……西欧那边也许会给出更高的价格收买他们!

所以继续等待,然后高价卖粮,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在一群切尼耶里士兵簇拥下,站在波塞菲力昂港附近的尤吉菲力奥门的城墙上的法佐·穆斯塔法帕夏正一边在心里推算着罗刹国最后会以何种方式加入这场看上去对奥斯曼帝国越来越不利的战争,一边则在亲自监督着来自罗刹的运粮船入港的卸载粮食——虽然他不认为罗刹有可能在局势尚未彻底完全明朗时加入战争,但是“防熊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