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提灯(第2/3页)

赢一次,便算一次功绩,所以沈提灯升的还算快,不到一年,便踩着累累尸骨,成了锦衣校尉。

成了锦衣校尉之后,干的活儿便更危险了,沈提灯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其实根本没反应过来,他一刀过去,人就已经没了,他回去后恍惚了很久。

原来杀一个人这么容易。

原来父亲教他的每一招一式,都是能杀.人的。

待到第二年,沈提灯便因抓了两个贼人,而升官成了小旗。

他升的很快,但没人说他靠爹——他从进北典府司开始,便再也没瞧见过他爹,

不是他不想去看他爹,是他等级不够,他连他爹所在的殿门口都摸不着。

等他升了小旗之后,便又进了诏狱,成了一位刑审小旗。

刑审是门细致活,男人女人都要审,还要分开审,审男人,要看对方骨头硬不硬,不硬的话,几鞭子就打完了,硬的话,便要上刑。

用刀,用斧子,用特制的工具,用针,什么时候适合问话,又该怎么问,怎么确定对方说的是真的,都要来上一遍。

锦衣卫还有一手活,叫“庖人”,沈提灯学了半个月,每每庖完,都觉得两耳发麻——全是尖叫声和求饶声。

锦衣卫和刑审的人若是没仇,就正常走流程问,若是有仇,那讲究就多了,总之,进了诏狱,能自尽都是好事。

审讯男人是下刀,若是审讯到了女人,那便没什么讲究了,只有一套手法,□□。

大奉第二任皇帝元嘉帝曾下令,不允任何人刑以官妇,意思是,如果犯人的家眷也进了北典府司,可以审讯,但不能留伤。

对一个女人,不能留伤,那就只能用其他的法子,恐吓,劝告都无效的话,就只有□□。

沈提灯是最不爱审讯女人的,他见不得那画面,所以他多去审讯男子,女子都交由旁人来审。

沈提灯做刑审小旗的时候,正碰上顺德十八年。

顺德十八年时,沈提灯十五岁,京中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南康王的唯一女儿,灼华郡主远赴边疆嫁人,南康王想要远赴边疆送女出嫁,按理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但偏生,顺德帝心生猜忌。

从江南到西疆,这一路走来,南康王要碰见多少人呢?现下江南都已经成了南康王的地方,江南只知南康王,不知顺德帝,若是南康王趁这一趟做点手脚,怎么办?

当初先帝疼爱南康王,皇位在顺德帝与南康王之间打了个转,才险险落在顺德帝的手里。

自古以来,藩王就是心头刺,更何况,顺德帝还经过一次康安之乱,早有草木皆兵之意,南康王若要一路护送女儿上京、入边疆,顺德帝不肯。

京城这边一时间派了不少探子出去,北典府司与南典府司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沈蕴玉也是如

此。

沈蕴玉清楚,是顺德帝想对南康王动手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南康王是个什么品性,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只要他是个王,就一定会引来猜忌。

来自京城的试探很快就让南康王明白了顺德帝的意思,所以南康王百般思索之后,最后咬着牙,让他的女儿一个人上路了。

他为人父,却连自己的女儿出嫁都不能送,有多少难过,外人也不清楚。

沈蕴玉也不清楚——他是天子孤臣,最忌讳和手握重权的人来往,为了避嫌,根本没有关注过江南那边的事,只有每月江南那边的正常流程汇报而来的时候,他才会带着这些消息去面圣。

从顺德一年到顺德十八年,从二十六岁到现在,沈蕴玉与顺德帝结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沈蕴玉俨然已经成了顺德帝最依仗的人,他每每入宫都不需要提前告知,直接来面圣就是。

一个月里,他要见圣上十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