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物差价廉量大从优的大宋手刀(第2/2页)

“正是,下官手中这柄正是夏国刀,此物据传乃是用了西域之镔铁锻之,吹毛断发十分犀利……”

听到了陆谦这番为西夏的武器制品打广告,那位老工匠顿时不乐意了。

“这位陆官人想来不知,并非是我大宋锻造不出这等利刃,只不过朝廷不乐意罢了。”

正在仔细打量着这柄上面有漂亮花纹的夏国刀,越看越觉得跟唐刀十分类似的高璋听到了老工匠之言,不禁一愣。

“老人家此言何意,难不成我大宋还不乐意自己的将士手持利刃?”

倘若是别人,这位老技术员说不定要怼上两句,可自己面对的却是一位十一岁就成为状元的神童。

文曲星嘛,只知道文,不知道武,这倒也正常,终究还是个孩子,怕是年纪比自己长孙都还小上几岁。

……

所以老工匠朝着高璋耐心地解释起来。

“状元公明鉴,我大宋因为军队十分的庞大,所以,对于军械的需求十分庞大。”

这里,不得不提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大宋冗兵严重。

大量的厢军部队,没啥战斗力,你就算是给他一人一把唐刀摆起,你敢让他们上战场吗?

但是,手刀这玩意,用老师傅的话来说,这玩意老夫带上三个徒弟一天能打个五六把不带喘气的。

因为手刀的要求十分低,或者说朝廷对于这种短兵器的要求很低,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功夫就可以打造出来,所以物差价廉,量大从优。

这种物不美但价很廉的好东西很容易就可以装备起大宋朝廷那百万“熊”兵。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唐朝的时候,冶炼锻造,用的多是木炭,木炭所含杂质较少,不易对钢铁造成影响。

可是到了大宋王朝阶段,煤炭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绝对占主流的燃料。

同样,正是因为煤炭的高产量,使得大宋的冶金产业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宋的钢铁产量,几乎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占在这个时代的最巅峰。

但是这里边又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煤炭这玩意含硫,只不过是含硫多或者少罢了。

而硫元素对于钢铁,是一种极度不友好的杂质,渗进钢铁之后,会令钢铁脆度增加。

这就令人蛋疼了,可问题是这个时代,大家并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硫是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