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宗国际贸易三件宝(第2/2页)

阿里总算是知晓了这位方才出手相助自己的大宋少年郎的身份。

居然是一位地位十分显赫,在这杭州,甚至是整个两浙路都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大宋高官。

棉籽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高璋跟这次携带了大量的长绒棉布前来贸易的阿里做了约定。

那就是,他的全部棉布,高璋可以按照阿里上一次登陆大宋时的价格买下。

另外,每一位商贾都有购买定额的座钟与玻璃镜子,高璋慷慨的允许他肆意购买。

但有一个条件,半年之内,将五千斤长绒棉的棉籽送来。

虽然阿里不觉得那种长绒棉,能够在大宋境内种植成功。

但是他很乐意与大宋的高官搭上关系,特别是这位高官还告诉自己。

让自己把那些玻璃镜子尽量往那地中海以北地区去贩卖,绝对比他直接在中东一带贩售赚得更多。

不过对方还告诉自己,让自己替他再搞一些水果与蔬菜的种子回来交给他。

甚至还特地绘下了那些水果与蔬菜的图样交给了阿里。

只要他能够搞来,高璋愿意以黄金兑换同等重量的种子。

例如甜菜、生菜,还有包心菜、西兰花、菜花等一系列的果蔬类种子。

对此,阿里自然不会拒绝。

……

杭州万国商品博览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最令人欣喜的就是,不论是棉布、还是昵子布还是各种特色制品,都大受欢迎。

不过最令谭稹意外的还是那红茶,那香甜柔顺的口感,直接就迎得了无数蛮夷海商的芳心,纷纷挥舞着财帛要大量采办。

不过遗憾的就是,数量实在不多,大部份的海商,都只能够买到十担,也就是千斤红茶。

不仅仅是红茶被扫荡得一干二净,至于那座钟,还有玻璃镜子,就在第一天,就已经直接售罄。

看着新开张的杭州市舶司,短短数月,就赢得了这样暴发性增长的收入,当真是让那谭稹乐开了花。

而高璋同样也是眉开眼笑,苏州的那些轻工业产品,也全部都被抢购一空。

至于红茶的制作工艺,虽然没有办法完全保密,但是至少,接下来的十年之内,许许多多已经跟高璋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的茶园与茶商。

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按质按量地向高璋旗下的制茶厂供应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