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礼部的另外一位侍郎张叔夜(第2/2页)

既是在痛斥那些朝臣不明事理,一个二个私心甚重,又是在抨击那蔡京,身为执宰,居然屁也不放一个,令场面愈加混乱尴尬。

到最后,惹得官家震怒拂袖而去,一场很严肃的讨论国家大政的朝会,只能潦草收场。

之后虽然多次的局部规模的磋商与约谈仍旧在进行,但是由于尖锐的矛盾,导致事情一直深陷于僵局。

同样,也对于官家对于朝堂的掌握力度不够充分,导致了缺了奸相,就干不成大事而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嫌弃。

看着这二位嘴炮轰轰作响,高璋当然也是听得神采飞扬,反正也就图个乐,这些话,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谁都能说。

可问题是,真要牵涉到各自的核心利益,呵呵……至少大宋朝堂里边的绝大多数平日里自诩呕心泣血为朝廷的官吏,都会直接翻脸。

就像高璋自己也同样有自己的核心利益,我可以为朝廷,为师尊,乃至为了华夏付出许多。

但这并不代表要我掉脑袋,做事的办法,都是要靠脑子的。

历史上,无数的铮直之臣,已经用他们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证明了一件事情。

改变时代,不仅仅要有勇气和决心,更要有脑子,而不是鼓一时之勇,莽就完事。

吴执中与那陈侍郎在高璋的跟前一阵疯狂吐槽之后,总算是爽了,又恢复了长辈的风仪与气度,开始喝茶润嗓。

“二位长辈,还请都舒缓一二,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小侄更是看不明白,唉……”

“不知二位前来寻小侄,难道也是为了今日朝议?”

吴执中厚起脸色一笑,赶紧摆手。

“这倒不是,不过说起来,倒真是有一事……我们礼部的另外一位侍郎张叔夜。”

这位张叔夜,上次吴执中就曾经提及过,这位颇有能力和才干,做事扎实。

当年因为他的从弟张克公弹劾宰相蔡京,蔡京不但把他从弟给贬谪了,甚至还寻了个由头,连带他一块也被扔出了东京汴梁。

被贬谪到了那长安去当草场监司,嗯,直接变成了一位大宋的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而这之后,好不容易又凭着扎实肯干的本事,再一次回到了朝堂之中。

这一次官家命百官商议重设三司使之事,又跟那蔡京的党羽连战数阵。

结果惹得蔡京大怒,如今已然寻了由头,御史们的弹劾奏折已经开始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