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没有完全丧失道德的咸鱼郑居中(第2/2页)

总而言之,不但把官家夸得犹如唐太宗复生一般牛逼,同时也对于朝堂上的君臣齐心协力方才能够有这样一番酣畅淋漓的大胜。

就连那位一直在京兆府当咸鱼的郑居中这位陕西路经略使,也被夸奖得就像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牛逼型人材。

总之,灭夏之功,我高璋只不过是无脑听从官家的英明指导。

并且还得到了大宋朝堂广大文臣武将的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资上的支持。

特别是大宋君臣力排众议,决定实行军功授田制之后,天下虎贲,皆感念皇恩浩荡,对于朝廷诸公的大气也是狠狠的翘起大拇指,喊上一波六六六。

当然也少不了那咸鱼正使郑居中远在京兆府(长安)的意念指挥。

还有就是大宋西军的将士,以及禁军将士,还有大宋皇城司的功勋……

反正,这份捷报,官家很满意,一干恬不知耻的朝堂诸公也很满意,哪怕是觉得高璋这位天子新宠臣太年轻。

但是,这位年轻的高枢密做事周全,说话又好听,他在前方累死累活作战,却能够让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自然也就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挑三拈四,毕竟小高枢密这封捷报太过出彩,大伙的脸都是还有点烧,谁特么的还好意思去挑刺?

甚至于,朝堂之上的不少臣工已经纷纷开始上书,认为光只是去宗庙,去天地社稷坛告祭已经不足以表达。

奏请官家,希望能够去封禅泰山,以告天地。

好在,官家赵佶虽然昏庸,但好歹还愿意听小高之言,毕竟高璋除了捷报之外,还有一封私信。

信里边的各种厚颜无耻马屁之词就不必一一述说,但是高璋也在私信里边恳请师尊慢些浪。

且等那李乾顺等一干西夏战俘被押回东京汴梁,告祭祖庙之后再封禅泰山,更显隆重。

官家赵佶当然更加认可爱徒的方案。而大宋这边还没热闹几天,大辽天子耶律延禧也终于收到了来自于西京留守萧察传回来的一个震惊大辽上下的消息。

西京道的河清军、金肃军,以及宁边州三地,都有来自于西夏的残兵败卒来投。

纷纷言称,西夏王都已为宋军所破,西夏国主李乾顺也已经率西夏文武归降了宋国。

也就是说,西夏已然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