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163 一百六十三章(第3/5页)

明相嘴张了张,一时找不到话反驳。

王相还在琢磨程子安的话,圣上道:“此事太过复杂,具体的赋税收取细则,程子安你回去写封详细的折子呈上来。户部眼下的情形不好,你可有什么想法?”

程子安道:“每年户部的开支中,当按照往年收益,提前做好计划。比若俸禄的支付几何,军饷的支付几何等等,再留出一部分,应对突发状况。要是来年大周户部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计的收益,则会造成亏空,银钱短缺。何处出现了亏空,一查便能清楚。粮食欠收,商贸能收到的赋税,会跟着减少,占了大周九成以上的穷人百姓吃饭都困难,没能力,余钱去购买其他的物品。余下的一部分富绅,能收取到的赋税几何,相信大家都清楚。解决的办法,便是削减开支,查偷漏的赋税,从能征收赋税处去着手。”

圣上双眸微凛,目光如箭看向了程子安。

明相与王相亦如此,一起盯着程子安,明相重复了句程子安最后一句话,道:“敢问程知府这是何意?”

程子安一直想要变革的就是,士庶同等。

眼下不是提这件事的时机,程子安只是先抛了出来,让圣上心里有个底。

等从别处找不到钱时,圣上自然就会琢磨到富裕的官绅身上来。

程子安淡淡道:“我只是在想能填补户部库房的法子,除了这几点,王相明相可有什么建议?”

明相暗暗鄙夷了下,心道谅他程子安也不敢与天下的官绅为敌,何况他本身也是官绅,让官绅与平民百姓一起纳税,他自身利益照样会受损。

“我的建议,当然是与南召合议,增加国库收益。有了银子,先解决重要的问题,再细谈以后的变革。”

王相则很是直接地道:“我以为,程知府的想法很是全面,考虑得细致周到。”

明相朝王相看去,暗恼不已。

王老儿真是耳根子软,竟然如此快就被程子安说服了!

圣上手搭在扶手上,眼皮耷拉着,沉吟良久,终于抬起了头,厉声道:“传户部吏部尚书!”

许侍中应是,退到门口,快步走出了大殿。

王相愕然了下,很快就端坐不动了。明相深深看了眼程子安,大感不妙。

程子安心里直想骂脏话,曾尚书虽平庸,二皇子却是户部头上的“恶婆婆”。

曾尚书迟早得被罢官,圣上借着这个由头也无可厚非,可“恶婆婆”还在呢!

没一会,曾尚书与萧尚书随着许侍中到了大殿,揖还未作下去,圣上就冷冷道:“曾尚书,大周与南召的合议,你且再提一次,究竟如何好?”

曾尚书莫名其妙,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将好处道了一遍。

圣上再看向程子安,道:“你且教教他。”

程子安这把利刀,立刻出鞘,将大周与南召合议的坏处,重新再细致道来。

就算曾尚书以为南召与大周合议好处众多,只看圣上的态度陡转,就足够令他心惊胆战。

大殿里的地龙烧得热,曾尚书后背被冷汗浸湿,躬身听着圣上冰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曾尚书,你当着户部尚书这些年来,拆东墙补西墙,国库日渐空虚,实难当此大任!曾尚书是恩荫出仕,未曾经过科考。王相明相萧尚书,你们回去之后,将其履历,历年来的考核仔细核查!户部的差使,你既然做不好,就先交出来,由程子安接任!”

吏部任用罢免官员,尤其是各部的大官,需得经由政事堂商议,过手一堆繁琐的文书。

圣上此举,并不合规矩。

萧尚书原本是吏部侍郎,前任尚书致仕之后,接任尚书不到一年,在朝廷还未站稳脚跟。

圣上还未立储君,对于领着户部差使的二皇子,萧尚书就顾及不上了,一心只管忠君,见大殿形势凝重,当即连忙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