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4页)

而没有她们两个搅和,赵村儿鸡毛蒜皮的事儿好像都少了,整个村子又变得宁静。

但这只是短暂的平静,赵二奶和魏老太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赵柯在村里偷闲,唯一重要的事儿就是配合公社集体合作社的工作。

但其他大队需要回去筹措入股合作社的资金,赵村儿大队没钱,直接用四轮拖拉机入股。

所以赵柯的主要工作是,做傅杭同志的思想工作,让他去省城学习,回来传授知识。

傅杭不用她做思想工作,只要她一开口,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

相当于,赵柯啥活儿都没有了,只剩下安逸。

放假人心情舒畅,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傅知青思想觉悟高。”

两人隔着两家的木围栏说话,傅杭家院儿里,林海洋蹲在旧窑改的土灶前熬碴子粥,忍不住插话:“傅杭思想觉悟肯定高,但最主要是一颗红心向赵主任。”

傅杭脸颊有些微的红,却没有反驳林海洋的话,专注地看着赵柯。

赵柯和他对视,脸上难得地露出些欲言又止的神色。

是不是要有进展了?真不容易!

林海洋直起身子,兴奋地盯着俩人,不想错过一丝一毫地发展。

赵柯缓缓张口。

林海洋吞咽口水,紧张,刺激!

赵柯终于说了出来,“傅知青,喘口气儿吧,别憋着。”

傅杭屏着的一口气不由地松懈。

林海洋兴奋的表情顿时转为无语,蹲回到灶前。

指望他俩有点儿啥暧昧的他,真傻。

而林海洋没看见,傅杭脸颊红晕未消尽,嘴唇轻启,微微喘|息,眼神却似有若无地勾着她。

赵柯承认他秀色可餐,可还是提醒:“傅知青,注意影响。”

这下子,傅杭都有些无奈了,“赵主任,你现在真的一身正气。”

赵柯嘴角上扬,“气质这么明显吗?”

傅杭看她高兴,也忍不住笑,“嗯,特别有干部的样子。”

林海洋又抬起头,插话:“赵主任以后在报纸上有专栏,能当作家嘞,作家都文质彬彬的。”

赵柯只是笑笑,没有应承。

专栏作家不是她的追求,她比较现实,看得是其他的好处。

傅杭也没将林海洋“作家”的说辞放在心上,对赵柯道:“我生日要到了,想向你要个礼物,可以吗?”

林海洋为两人制造暧昧的气氛,用吟诵的腔调神情地念道:“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临别前送你一个礼物……”

傅杭:“……”

又犯病了?

赵柯忍俊不禁,“我不是想破坏林知青你的兴致,就是说个事实,傅知青用不了三个月就回来了。”

整的好像一别经年,唯恐物是人非……

林海洋很□□地完成他的戏份,朗诵:“可是整个夏天,都没有你的身影。”

诶咦——

赵柯:“……肉麻是你的新名字吗?林知青?”

“别理他。”傅杭拉回赵柯的注意力,“他收到一封信,这些天平地上走着,都像坐在船上一样荡漾。”

傅知青都这么形容,林知青肯定很夸张。

赵柯反倒更好奇了,“什么信这么特别?”

林海洋羞涩,“我以前的同学,进了我们那儿的广播站,在做广播员,看见我上报纸,特地写信给我。”

明白了,暗恋。

不过赵柯看着他这坠入爱河的模样,打听:“铁饭碗啊……很有前途吧?”

林海洋心头的热度稍稍冷却,默默点头。

赵柯和傅杭对视后,没再说这个事儿。

距离和时间,热情退却,变故很多的。

赵柯提醒一句:“不管未来什么样儿,好歹是同学,是朋友,彼此鼓励,共同进步也好。”

就算有遗憾,对对方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林海洋点点头,陷入自己的思绪中。

赵柯重新转向傅杭,问:“你想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