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3页)

所幸,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公社领导和专家们身上,没啥人关注他们。

酸菜刚拿过来,炖入味儿还得些功夫,赵新山提出请大家去办公室坐着喝水聊天儿。

翟老师他们为着考察来,不好意思到老乡家就吃吃喝喝不干正事,主动提议先去田里转转。

哪有客人来,还没招待就先干活的,赵新山劝说:“马上就吃饭了,不差这一会儿……”

翟老师坚持。

段书记说和:“专家同志们这么说了,赵队长,你们就带带路,我们也跟着一起转转。”

赵新山对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如数家珍,挨个说了一遍,询问专家们先去哪儿。

翟老师他们来之前对双山公社的情况有些了解,也通过赵瑞了解过赵村儿大队的种植情况,知道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很典型,农畜林都有,种植品种不单一,而且有初步的科学化和机械化。

现在,他们听过赵新山的介绍,翟老师和卫老师简单一沟通,便决定先去水稻地看看。

一行人转到稻田地。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是试验品种,新品种正式大规模推广之前,肯定要在各地进行试验,同一个省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土壤、水质、温度都可能对水稻的发育生长成熟造成影响。

这是很有观察价值的稻田。

翟老师他们一走进稻田埂,便忘了其他,专注地观察,互相交流。

赵柯和段书记等人都没打扰他们。

记者选了合适的角度,对着他们拍了两张照片,然后走近听他们交流的内容,进行记录。

中午,学校放学,高年级的一群学生们听说他们在水稻田,有省城的专家,跑过来凑热闹。

赵柯示意他们安静,又招招手,叫他们过来看。

翟老师、卫老师几人钻研了一会儿,才想起赵柯他们,赶紧收起见猎心喜,转过来,看见一群孩子很意外,“他们是……”

赵柯拍拍一个学生的肩,笑着解释:“我们大队小学的学生,让他们听听专家同志们的经验,多了解了解农业,也开拓开拓眼界,都是农民的孩子,站在农民的肩膀上腾飞,不能忘本儿嘛。”

几人对视一眼,更加意外。

赵村儿大队培养孩子的态度,太特别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多做评价,对赵新山说起他们简单观察的结果。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长得不算特别好,不过对新手来说,已经相当合格,明年有经验,肯定会更好。

卫老师建议:“明年你们可以在稻田里养一些鸭子或者鱼,丰富你们大队的养殖种类,你们大队有这个条件。”

赵新山没经验,不知道还能这么养,询问后得知不会影响水稻,就记下来。

赵柯难得得到专业人士,借机问:“我们公社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资源,我们能再丰富一些作物的种植吗?果树、药材、蘑菇木耳?”

翟老师没有立即给出肯定的答复:“这个需要我们详细深入的考察之后,才能给出结论。”

赵柯点头,又问:“我们公社想要栽树,是不是也可以选择更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

翟老师问:“栽树?果树吗?”

“不是。”

赵柯否认,可劲儿地装逼:“我们公社当下的目标是大力发展农业,肯定要开垦荒地,大量伐木,但又不想影响我们公社的生态,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所以想要打造一个生态上的良性循环,给未来打基础,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吗?”

这下子,翟老师他们看赵柯的眼神,完全是毫不掩饰的震惊。

他们震惊于她的前瞻性。

很少有人会觉得树也是资源,也需要循环。而且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期,一般很难兼顾到环境和生态,也很少有人会顾及这些。

饭都没吃饱呢,就开始展望未来,普通的人听见,肯定要讥笑:步子跨太大,不是扯到裆,就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