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2/8页)

见着就不能躲,两个学生迎过来。

赵柯眼睛弯弯的,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这么冷的天,还结伴出来闲逛,肯定是火热的心抵御了冰寒,没准儿悄悄摸摸牵手,还激动地出了一身汗……

两个学生在搞对象。

其实赵柯的年纪比男学生还要小一点,可俩人都有一种被长辈发现偷偷搞对象的不好意思。

偏偏她眼睛里都是笑意,却什么都不说。

否认都没法儿否认。

女学生害羞地低着头,男学生窘迫地开口:“赵书记,程干事,你们是要去大棚吗?”

程干事仿若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派干事风范,点头,“是,我和赵书记来走访慰问。”

男学生立即便提出带路,领着他们往大棚去。

外头冰天雪地,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

其他人都在大棚里,就他们俩不在,俩人一出现,老师学生们全都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交换眼神。

男学生没注意,只想快点儿解脱,一进来便喊了一声:“赵书记和程干事来了!”

随即,他侧开身,露出身后的赵柯和程干事。

一群专家学生们立马放下手中的事儿,围过来问好。

翟老师他们主动伸手,“赵书记。”

赵柯回握后,统一回复学生们的问好,叫他们不用陪着,自行去忙。

学生们散去,只剩下翟老师和另外一个老师。

翟老师道:“赵书记,我领你们看看大棚里的作物吧。”

赵柯正有此意,随着翟老师的介绍,一一看过去。

都是反季节作物,从简单的青菜瓜果蔬菜,能种的都种了一两棵,为了节省空间,还有吊起来的土箱。

赵柯是农村人出身,认识的不少,也有很多不认识的,但他比程干事还要强一些。

就比如现在走到这一片儿,好像山里乱七八糟的野草似的,程干事面露疑惑。

赵柯倒是问道:“这片是药材吗?”

翟老师赞许地点头,“是,赵书记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爹是大夫,也要采药晒药,认识一点。”赵柯止了几个她认识的,像刺五加、柴胡、板蓝根这种,都是赵建国很常采的药,“还有那棵小树,是五味子吧,林子里很多,这边儿老乡爱用它泡酒。”

剩下的,赵柯就不太认识了,她也直接说不认识。

翟老师就给他们介绍。

赵柯惊讶的是,竟然还有几棵人参,“这都是我们这儿的吗?”

翟老师摇头,“只有一株是,我们跟公社的保安队进山几次才找到这一株,其他都是特地带过来,看看能不能培育。”

这就合理了。

赵柯有记忆以来,这么多年,赵建国只挖到过两次人参,还是采药的时候往深山林里走,恰巧采到的,很难找,也不太安全。

赵柯伸手点了点人参叶子。

本地有漫长的冬天,农闲时间长,人凑在一块儿,闲着没事儿干就想搞点儿啥事儿打发时间。

窝在热炕头一冬,第二年夏秋总是生娃高峰期。

这还没什么,东家长西家短搅合事儿,甚至想偷偷玩儿点牌啥的,很难管控。

等到公社机械化继续扩大,又有更多的劳动力释放,光靠现有的产业,收纳不了太多劳力。

产业不嫌多,人不嫌钱少。

“如果能培育,就好了……”

翟老师委婉道:“人参长势一般,不过咱们公社的五味子长得很不错,可以尝试。”

赵柯可不挑,笑道:“虽然人参更珍贵,但五味子能种植也很好。”

翟老师提醒:“还得继续实验,等到生长报告出来,公社就可以考虑大面积种植。”

“不着急。”

赵柯进来就脱掉了大衣,在暖棚待了一会儿,又有些冒汗,问起暖棚能不能推广。

“目前成本比较高,推广之后效益可能不太好,还需要再提高暖棚技术和种植技术,我们现在这个大棚比较小,实验数据还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