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意外的计划(第2/3页)

李二接到电报,只回了几个字,南方宁大唐自安宁!

长孙皇后回电报:五郎当施恩于岭南,顺便接回父皇。

武曌看到李元兴要去岭南的电报,直接踢翻了自己的小饭桌:“本宫回电,原文一字不改。就说混帐李元兴,我也要去岭南,你要是不带我去,我就罢工不干了!电报再抄送圣上与长孙皇后!”

为什么?明月公主这个反应代表着什么意思。

李二糊涂了,武曌不是胡闹的主,除非踩到了她的尾巴。

几个电报下来,李二明白了。

武曌告诉李二,李元兴是在听到几位王妃怀孕之后才决定去岭南的,原本计划是到了冬天才去岭南的。这么急着去,只有一个理由,李元兴去给几位王妃找礼物去了。

李二更加的疑惑了,有什么礼物值得李元兴兴师动众。

武曌只回了一句:“李元兴找回来的玉,皇兄那宝库中的可以当石头扔了。”

李二懂了。

发了一份电报,同时抄送李元兴、武曌、长孙皇后。

李二的电报上写道:五郎,岭南之物无论是什么,明月与观音婢首选第一件。

李元兴回电报,同样是三人抄送:明月你是一个坏丫头!

武曌回电报:玻璃种帝王绿!

仅仅六个字,李二与长孙皇后全懂了,能让明月公主用这样名字来形容的,那已经不是凡品了。中华文明其中玉文明自炎黄之时就已经有之,李二也爱玉!

飞舟之上,陆毛锋又一次念完了电报,李元兴笑骂道:“小小的丫头,就喜欢珍宝了。长大了还了得!”

王霸的女人没有名字,因为太小进宫连姓都忘记了,宫中的记载是玉珍儿,现在的名字应该是王玉氏了。

玉珍儿不懂人情事故,却只懂玉,以及各种宝石。

原本处于末座的她很直接就开口问道:“殿下,什么是玻璃种帝王绿!”

李元兴想了想,从怀中拿出一块放在桌上,秋香捧着送了过去。

玉珍儿连声惊呼,此玉无论色泽、水调、质感都是上上品的硬玉。只是雕刻的工艺太差,差的不堪入目。

“这东西,拉上几大车,也顶不上比这个头还小的玻璃种帝王绿。”李元兴说的是实话,同样的吊坠,李元兴这块不过就是上千元的下等翡翠,而极品的,怕是没有千万元买不回来。

玉珍儿惊叹着:“如果可以亲手打磨一块殿下所说之玉,立即死了也不会有遗憾了!”

这就是痴了,为玉而痴迷。

“那水晶、蓝宝石、猫眼石难道不够珍贵吗?”

李元兴这么问,纯粹就是好奇了。

玉珍儿整衣襟,表情虔诚的跪下,不是面对李元兴而跪,而是面对东方而跪。“玉为天地之精,上古先贤无一例外与玉结缘。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这才有神农大帝造福人间之举。”

又恭敬的一礼之后。“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黄帝圭玉,才有人间正统!”

李元兴听得有入迷了,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可李元兴知道的并不多。

玉珍儿的表情更加的郑重,继续的开始讲道。

“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

“义者……(不背书了,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玉之十一德,会有详细的)”

玉珍娓娓道来,却不是那种背书的感觉,可见她真的对玉痴迷到了极致。

“好,非常好。本王决定献给父皇一柄玉如意,材料由你挑选,打磨雕刻的过程你可全权处理,秦王府财力随你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