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五章,时代的巨变(第2/3页)

“是嘛,看来当年大家确实是不愿意移民出去,后来呢?”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说实话,当初要将黄土高原上的人迁移出去,那是真的花了很大的心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不愿意移民出去。

即便是官府这边说的再好,给的承诺再多,但是当时人们就是不信,不愿意移民出去,怕官府说话不算数,而且当时辽东也是非常的偏远地区,而且也确实是以前流放犯人的地方,这冬天的时候确实是也比这里要冷很多。

“后来嘛,这最先移民出去的人发现其实外面也并不是那么的糟糕。”

“这移民去辽东人,不仅仅有崭新的房子住,而且还有官府发放的粮食,哪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并且沃野千里,随便开垦,开垦出来了就是自己家的地,朝廷还免了头几年的田税,买机器还给补贴和免息贷款等等。”

“我大儿子移民去的第一年,当时就开垦了几百亩土地出来,到了秋天的时候,种出来的粮食堆满了整个家里面,吃都吃不完。”

“他托人写信回来的时候,我们还不相信呢,觉得这都是假的,是官府骗人的把戏。”

“一直到看第二年,我儿子不仅仅写信回来,还寄了银子回来,这移民出去的人也都纷纷托人带信回来之后,大家这才相信了,这移民出去的人真的过上了好日子了。”

“不过当时大家依然还是不太愿意移民出去,因为太远了,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也可以过上那样的生活。”

王大爷也是笑着回道。

“一直过了几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出去,并且还有人陆续回来,这一个个回来的人都大变样了,变得有钱了,都跟地主老财似的,大家这才真正相信了他们在外面过上了好日子。”

“进而慢慢的,这移民移民出去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很多人甚至于自己都跟着自己的亲戚朋友移民出去。”

李大爷也是接着说道。

“可不是嘛,当时我们村里面有十几个年轻人就一起商量着移民出去了呢。”

郭大爷也是跟着说道。

“这移民出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里的人就越来越少,后来年轻人基本上都移民出去了。”

“外面的生活可以更加的简单轻松的很多,别的不说,最起码不用为喝水的事情烦恼,也不用为种地的事情烦恼。”

“大家在外面过的日子越来越好,留在这里的人依然继续穷着,自然而然慢慢的都移民出去了。”

“连带着一些老人都跟着儿女移民出去了。”

“我们这里也就这样慢慢的荒芜下来了。”

“看到对方坡上的那些田地没有,以前的时候大家抢着、争着的去种,现在全荒了,常满了杂草都没人要了。”

“还有那边的那个陈家村,以前也是有着几十户人的大村子,现在也都是已经完全的荒芜了,一个人都没有了,陈家村的人啊,在弘治三十一年的时候,全村的人都迁移去了河中。”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向刘晋诉说着这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你们当时怎么没有移民出去?”

“算算时间的话,当时你们也都还年轻的。”

刘晋一边听也是一边直点头,这和自己当初所制定的政策是吻合的,当时移民的情况也是相符合的。

“我当时原本也想着移民出去的,但是家里面还有老父母尚在,作为长子,我就留下来了给他们养老送终了。”

“我是觉得路途遥远,不敢去,所以就没去。”

“我当时本来是要去的,后来想了想又没去,穷就穷点,在老家这里过一生算了,不过我的儿子都移民出去了,现在连个养老的人都没有,钱倒是年年都有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