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宗师(第3/4页)

而弥罗包罗万象的道路,正好和函夏杂家的理念非常契合。

而一个学派想要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除去学派本身的传承之外,更重要的是后来之人。

简单讲就是要有弟子、徒孙,唯有徒子徒孙,代代无穷的反复钻研、延伸自身学说,才能让一个学说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

一旦传承出现问题,后继无人,哪怕这个学说现在再昌盛,也只可能成为其他学说的养料。

而弥罗无论是自身文心,还是教育能力,无不表明他能够带领一个学说兴盛一个时代,这对于百家修士而言,就是最大的诱惑。

毕竟,一般百家修士想要做到弥罗这一步,都是开始探索圣贤之道,随时可能走人的存在,例如此刻出现在弥罗面前的老者。

这老者对于弥罗的礼仪并不在意,只是简单的抬了抬手,道:‘无需多礼,虽然我先前就听闻过你的名字,知晓你等天赋,却并不在意。毕竟你是仙道中人,若非有心学习百家理念,我等强求也无用。今日来此,不过是几日前,在另一家书院听闻你精通百家之学,有些好奇,故而来此观摩。’

说到这里,老者顿了顿,看向【百家学士】轻声道:‘不想,你的能力竟然如此特别。不但能整合秩序,构建法理,凝聚异能,赋予加持。至此,我才明白为何王曦明那家伙会为了你,游走幽州各处,希望我等能够给你行个方便。倒是老朽我有些坐井观天,自以为是了。若是早些见到你,我也会……哎,算了……可惜!当真是可惜了……’

话语之间,老者也是看了眼弥罗手中的宝卷,显然这位前辈透过宝镜的镜光,看到了弥罗的身形,知晓其能力的核心源头在何处。

同时,老者最后两声可惜,也是真情实意,甚至有些许感染四周学子的迹象。

老者察觉到这一点,迅速收敛情绪,再次看向弥罗,此次弥罗已经伸手邀请对方入自家妙有境内。

老者也未曾拒绝,步入弥罗玄光之中。

伴随着他的走入,一股全新的秩序自然充盈妙有境内,其中三才秩序,人道法理自然而然的出现细微的变化,运转之间更加流畅,消耗而是有所减少。

弥罗暗暗惊叹于对方的能力,同时也是从对方散发出的秩序之中,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他正是当代幽州大宗师。

就好像文心境的修士会被称为宗师一般,大宗师的称呼则是指代那些在文心境走到极限,开始探索圣贤境界的前辈,若是在大宗师前再加上一州地名,就是代表此人乃是一州学识最强的人。

这类存在,类似于函夏的诸多从三品的大神,他们处在从三品,是因为函夏只允许存在从三品的神祇,真实战斗力和权柄的掌控力,根本不能按照常规从三品来计算。

同样,各州大宗师都是学识通透之人,他们早就在对应的道路上走到了极致,距离圣贤只剩下脚后跟尚未跨入,真斗起学识来,绝大多数炼神还虚境界的仙道修士,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但此刻,这位幽州大宗师在进入妙有境后,上下打量一番,又是连呼三声可惜。

同先前不同,此次可惜之中,无丝毫惋惜、叹息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无缘的感慨。

此等变化,让弥罗有些惊讶,大宗师见状,笑道:“可是诧异我为何如此?”

不同于先前心念交流,大宗师的语调古朴,抑扬顿挫的带着一种莫名的韵味,弥罗稍微思考一下,就能从中推演出一门声乐类的小术法,并且立意不低,有一定研究的价值。

当然,此时并非研究的时刻,他再次躬身:“还请前辈指点。”

“我一开始可惜,是真的可惜没能早点见到你,将你引入百家一系,毕竟你的能力配合百家学说,是有机会构建全新的秩序体系,甚至完善现有的百家修行之道。入了你的灵境之后,我又道可惜,更多的是一种释怀,同样也更清楚为何王曦明愿意为你放下脸面,妙有宗愿意放手让你摆脱宗门的束缚。你的天赋确实非常独特,不应该局限于一家一学之中。”